行者说完,按了按头上的金箍,整理了一下腰间的裙子,拿起铁棒,径直走向大雄宝殿,指着那三尊佛像说道:
“你们不过是泥塑金装的假像,里面怎会没有感应?”
“我老孙带着大唐圣僧来西天拜佛求取真经,今晚特地来此投宿,如果不留我们,就一顿棒打,打碎你们的金身,让你们现出本相,回归泥土!”
这时,一位烧香的道人正走到佛前插香,听到行者的吼声,吓得一跌,爬起来看到行者的脸,又被吓到,滚滚爬进方丈禀报:
“老爷,外面有个和尚来了!”
僧官问道:
“你这帮道人少说废话,去让他到廊下蹲着,报什么?”
道人说道:
“老爷,这个和尚和那个不一样,长得非常凶恶,没脊骨。”
僧官问道:
“什么样?”
道人道:
“圆眼睛,查耳朵,满脸毛,雷公嘴,手里拿着棍子,牙齿咬得紧,像是要找人打。”
僧官道:
“让我出去看看。”
僧官开门,只见行者冲进来,确实长得丑陋:
七高八低,孤拐的脸,两只黄眼睛,一个磕额头;
獠牙外露,像是蟹类的,肉在里面,骨头在外。
老和尚吓得急忙把方丈门关上。
行者一扑,砸破了门扇,大声道:
“快把干净的房子打扫一千间,老孙要睡觉!”
僧官躲在房里,对道人说道:
“怪他长得丑,原来是在说大话,做出这副嘴脸。”
“我这里连方丈、佛殿、钟鼓楼和两廊也不超过三百间,他竟说要一千间睡觉,哪里来的这么多房间?”
道人道:
“师父,我也吓坏了,您就这么答应他吧。”
僧官战战兢兢地大喊:
“这位借宿的长老,我这里的小山不方便,实在无法接待,请往别处去住宿吧。”
行者把棍子变得像盆一样粗,直挺挺地竖在天井里,说道:
“和尚,不方便的话,你就搬出去!”
僧官道:
“我们从小住在这个寺庙,师公传给师父,师父又传给我们,目的是要传承下去。”
“他不知道什么勾当,竟然让我们搬走!”
道人说道:
“老爷,实在是不行,搬出去也罢,扛子已经打进门来了。”
僧官道:
“你别胡说!我们庙里老老少少有四五百个和尚,要搬去哪儿?”
“搬出去也没地方住。”
行者听见后道:
“和尚,如果没地方搬,那就让一个出来和我打样棍!”
老和尚急忙叫道:
“道人,你出去给我打个样棍!”
那道人慌了,急忙说道:
“爷爷呀!那样的打棍,我怎么去打样?”
老和尚道: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你怎么不出去?”
道人道:
“那棍子哪能打来,万一倒下来,压得我成肉泥!”
老和尚道:
“你别说压,只要那棍子竖在天井里,夜里走路一不小心,撞个大窟窿也好。”
道人道:
“师父,您知道那棍子有多重,怎么让我去打样棍?”
道人自己在里面乱转,行者听见后心想:
“这倒也行,如果一个棍子打死一个,我师父又怪我行凶了。”
“算了,我去找点其他的东西打给你看看。”
忽然他抬头看到方丈门外有一只石狮子,便举起棍子,“乒乓”一下把石狮子打得粉碎。
那老和尚在窗子里看见,吓得腿软、心虚,急忙往床下爬,道人则钻进了锅门里,不住地喊:
“爷爷,棍子重,棍子重!禁不住,方便,方便!”
行者道:
“和尚,我不打你。”
“我问你,这寺里有多少和尚?”
僧官战战兢兢地回答:
“前后有二百八十五个房头,共有五百个有度牒的和尚。”
行者道:
“你快去把这五百个和尚都点齐了,穿上长衣服出来,把我唐朝的师父接进去,就不打你了。”
僧官急忙道:
“爷爷,若是不打,那就抬也抬进去。”
行者道:
“赶紧去!”
僧官叫道:
“道人,莫说是吓破了胆,就是吓破了心,也得去把这些人叫来接唐僧老爷爷进来!”
那道人无奈,只得放弃性命,不敢撞门,从后面的狗洞里钻出去,径直走到正殿,东边打鼓,西边撞钟。
钟鼓一齐响起,惊动了两廊的大小僧众,纷纷上殿问道:
“这大早上的,撞钟打鼓做什么?”
道人答道:
“快换衣服,按照老师父的安排出山门外迎接唐朝来的老爷。”
于是,众和尚纷纷穿上袈裟、褊衫,有的穿上破旧的长衣,有的甚至用腰裙凑合着披上。
行者看到后问:
“和尚,你穿的是什么衣服?”
那和尚见他模样丑恶,急忙回答:
“爷爷,不要打,等我说。”
“这是我们城中化的布,寺里没有裁缝,这是我自己做的穷衣。”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