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曰:
四海龙王喜助功,齐天大圣请相从。
只因三藏途中难,借水前来灭火红。
四海龙王乐于助功,
齐天大圣请他们协助。
因为三藏在途中遭遇困难,
特来借水灭掉妖魔的火焰。
行者带领龙兵,
不久即到号山枯松涧。
行者说道:
“敖氏昆玉,麻烦你们远涉。”
“这里是妖魔的地方,你们暂且停留在空中,不要露面。”
“让我老孙与他斗一场,如果我赢了他,你们就不用出手;如果我输了,也不需要你们出力。”
“只要他放火时,你们可以听我召唤,一起施雨。”
龙王们都依命而行。
行者驾云到达松林,见到八戒和沙僧,喊道:
“兄弟!”
八戒笑道:
“哥哥真快!请到龙王了吗?”
行者答道:
“都来了。”
“你们两个要小心,恐怕雨大,会弄湿行李。”
“待我与他交手。”
沙僧说道:
“师兄放心,我们会照看好行李。”
行者跳过涧水,来到妖洞门前,喊道:
“开门!”
小妖们急忙去报告:
“孙行者又来了。”
红孩儿仰面一笑:
“这猴子想必在火中没烧死,所以又来了。”
“这次一定不能饶了他,要把他烧得皮焦肉烂!”
红孩儿立即纵身跃起,挺着长枪,命令:
“小的们,推出火车来!”
他走到门口,对行者说道:
“你又来干什么?”
行者答道:
“还我师父!”
那怪物冷笑道:
“你这猴头,真是不懂变通。”
“唐僧是你的师父,也是我的下酒菜,你还想着要他?休想!”
行者听到妖精的话,气得火冒三丈,迅速抽出金箍棒,一棒劈向妖精的头。
妖精见状,立刻举起火尖枪迎战。
这一场战斗与之前不同,异常激烈,充满了杀气:
行者怒气冲天,妖精也愤怒不已。
行者的目标是拯救唐僧,而妖精则是想要吃掉唐僧。
彼此间毫无亲情和义理,行者恨不得将妖精活活剥皮,而妖精则想着把唐僧做成美味的菜肴,真是个英雄对决,猛烈而壮烈。
金箍棒和火尖枪交替上演,二十回合的交战,两者本领不分上下。
妖精与行者战了二十回合,发现无法取胜,便虚晃一枪,随即捏着拳头,再次捶了鼻子两下,顿时喷出熊熊火焰,火焰迅速蔓延,吞噬了四周。
行者见火势猖狂,回头大喊:
“龙王,快来!“
龙王和他的水族随即听命,赶到火光之中开始洒下大雨。
大雨如注,倾盆而下,初时如小拳头般大小,后来渐渐加大,直至如瓮倒水般倾泻。
雨水浸透大地,山川河沟都被洗涤干净,水势浩大,几乎能够平息妖精的火焰。
可是,这场雨虽然滂沱,但妖精的三昧真火无法被扑灭。
大圣道:
“等我施法,钻入火中!”
他举起铁棒,准备继续打妖精。
妖精见行者靠近,又喷出一口浓烟,直扑向行者。
行者见状急忙回头,却被烟雾熏得眼睛模糊,无法睁开,只好忍住泪水,因昔日大闹天宫时,被老君放入八封炉锻炼过,结果得到了火眼金睛,唯独怕烟雾。
妖精再一次喷出浓烟,行者无法承受,只好纵云飞走。
妖精收起火焰,返回洞中。
这时,行者全身被烟雾笼罩,烦躁不堪,便径直飞入涧水中试图灭火。
谁知水一接触,反而将他的火气引发,导致心神失控,三魂七魄几乎散尽。
幸亏四海龙王察觉到异状,急忙收回雨水,并大声呼唤:
“天蓬元帅!卷帘将军!”
“快来,别藏在林中,赶快去找你们的师兄!”
八戒和沙僧听到呼唤行者圣号的声音,急忙解开马匹,挑着担子奔出树林,完全不顾泥泞,顺着涧水边寻找。
只见在上游的急流中,一个人被水冲了下来。
沙僧见状,连衣跳入水中,抱住行者,将他救上岸来。
哎!行者的身体蜷曲着,四肢无法伸展,浑身冰冷如冰块。
沙僧眼里满是泪水,叹道:
“师兄,真是太可惜了,你曾是亿万年不老的长生客,今天却成了中途短命人!”
八戒见沙僧哭,笑道:
“兄弟别哭,这猴子是在装死,吓唬我们呢。”
“你摸摸他,看看胸前还有一点热气没有?”
沙僧摸了摸行者,沉默了一会儿,说道:
“全身都冷了,只是胸前还有一点点热气,这能算回生吗?”
八戒道:
“他有七十二变,肯定有七十二条命。”
“你抓住他的脚,等我来处理。”
于是,沙僧抓住行者的脚,八戒扶着他的头,把他直挺挺地摆放好,盘膝坐好。
八戒开始搓热双手,按住行者的七窍,开始按摩禅法。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