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时中忘不得,行功百刻全收。
五年十万八千周,休教神水涸,莫纵火光愁。
水火调停无损处,五行联络如钩。
阴阳和合上云楼,乘鸾登紫府,跨鹤赴瀛洲。
一天十二个时辰中不能忘记修炼,练功的每一刻都要全身心投入。
五年大约十万八千周次,不要让神水干涸,不要放纵火光发愁。
水火协调平衡没有损害的地方,五行相互联络如同钩子相连。
阴阳和谐结合登上云楼,乘着鸾鸟登上紫府,骑着仙鹤奔赴瀛洲。
这一篇词,词牌名叫《临江仙》。
只是说唐三藏师徒四人,水火既济,本性变得清凉。
借到了纯阴宝扇,扇灭了远处山火。
不到一天走过了八百的路程。
师徒们自由自在,向西行去。
正赶上秋末冬初的时候,看到了一些景象:
野菊残英落,新梅嫩蕊生。
村村纳禾稼,处处食香羹。
平林木落远山现,曲涧霜浓幽壑清。
应钟气,闭蛰营,纯阴阳,月帝玄溟,盛水德,舜日怜晴。
地气下降,天气上升。虹藏不见影,池沼渐生冰。
悬崖挂索藤花败,松竹凝寒色更青。
野菊花残败花瓣掉落,新梅花娇嫩花蕊生长。
每个村子都在收纳庄稼,处处都在享用香美的羹汤。
平地上树木落叶远处的山显现出来,弯曲的山涧霜浓幽深的山谷清澈。
应钟时节,虫类冬眠,纯阴纯阳,月亮之神玄冥,旺盛的水德,舜帝之日怜爱晴天。
地气下降,天气上升。
彩虹隐藏不见踪影,池塘沼泽渐渐结出冰。
悬崖上悬挂绳索藤花衰败,松竹在凝寒中颜色更加青翠。
师徒四人走了很久,前面又遇到临近城池。
唐僧勒住马叫徒弟:
“悟空,你看那边楼阁高大雄伟,是什么地方?”
行者抬头观看,原来是一座城池。
真的是:
龙蟠形势,虎踞金城。
四垂华盖近,百转紫墟平。
玉石桥栏排巧兽,黄金台座列贤明。
真个是神州都会,天府瑶京。
万里邦畿固,千年帝业隆。
蛮夷拱服君恩远,海岳朝元圣会盈。
御阶洁净,辇路清宁。
酒肆歌声闹,花楼喜气生。
未央宫外长春树,应许朝阳彩凤鸣。
像龙盘曲的形势,像虎蹲踞的金城。
四周有华盖般的景象靠近,多次转弯有紫墟般的平坦。
玉石桥栏排列着精巧的兽像,黄金台座罗列着贤能的人。
真的是神州的都会,天府的瑶京。
万里邦国疆土坚固,千年帝业兴隆。
蛮夷敬服君王恩德深远,海岳朝见元始圣会充盈。
御阶干净整洁,辇路清静安宁。
酒馆里歌声喧闹,花楼中喜气滋生。
未央宫外有长春树,应该允许朝阳中有彩色的凤凰鸣叫。
行者说道:
“师父,那座城池,是一个国家帝王居住的地方。”
八戒笑着说道:
“天下的府有府城,县有县城,怎么就能看出是帝王居住的地方?”
行者说道:
“你不知道帝王居住的地方,和府县自然是不一样的。”
“你看它四面有十几座门,周围有一百多里,楼台高耸,云雾缭绕缤纷。”
“不是帝王的京城邦国,怎么会有这样的壮丽?”
沙僧说道:
“哥哥眼睛明亮,虽然认出是帝王居住的地方,却叫什么名字呢?”
行者说道:
“又没有牌匾旗帜,怎么知道?”
“必须到城中询问,才能知道。”
长老驱马,很快到了城门。
下马过桥,进门观看。
只见有六条街三个集市,货物交易流通财富;
又看到衣帽隆重盛大,人物豪华。
正走着,忽然看到有十几个和尚,一个个披枷戴锁,沿着门乞讨化缘,实在是破烂不堪。
三藏感叹道:
“兔子死了狐狸悲伤,事物伤害同类。”
叫道:
“悟空,你上前去问他们一声,为什么这样遭受罪过?”
行者依照他的话,马上叫:
“那些和尚,你们是哪个寺里的?为什么披枷戴锁?”
众僧跪倒说道:
“爷爷,我们是金光寺含冤受屈的和尚。”
行者说道:
“金光寺在什么地方?”
众僧说道:
“转过墙角就是。”
行者把他们带到唐僧面前,问道:
“怎么含冤受屈,你们说给我听。”
众僧说道:
“爷爷,不知道你们是从哪里来的,我们好像有些面熟。”
“这里不敢说,请到荒山里,详细诉说苦楚。”
长老一同到了山门前,门上横着写着七个金字,“敕建护国金光寺”。
师徒们进了门来看,只见那:
古殿香灯冷,虚廊叶扫风。
凌云千尺塔,养性几株松。
满地落花无客过,檐前蛛网任攀笼。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