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幽深,如何消息,说破鬼神惊骇。
挟藏宇宙,剖判玄光,真乐世间无赛。
灵鹫峰前,宝珠拈出,明映五般光彩。
照彻乾坤,上下群生,知者寿同山海。
~~~~
大道幽深,其中的奥秘, 说出来能让鬼神都感到惊骇。
蕴含宇宙,剖析玄光,真正的快乐在世间无可比拟。
灵鹫峰前,宝珠被拈出,明亮映照出五种光彩。
照耀着乾坤上下的众生,知晓的人寿命如同山海。
却说三藏师徒四人,告别樵子离开隐雾山,奔上大路。行走了数日,忽然看见一座城池临近,三藏说:
“悟空,你看那前面的城池,可是天竺国吗?”
行者摇手说道:
“不是!不是!如来所在之处虽称为极乐,却没有城池,乃是一座大山,山中有楼台殿阁,叫做灵山大雷音寺。”
“即便到了天竺国,也不是如来的住处,天竺国还不知离灵山有多少路程呢。”
“那城想必是天竺国之外的郡城,到前边才能明白。”
不多时来到城外,三藏下马,进入到三层门里,只见那民事荒凉,街道冷落。
又来到市口之间,见许多穿青衣的人左右排列,有几个戴冠束带的人站在房檐之下。
他们四人顺着街道行走,那些人更是不避让。
猪八戒村野愚笨,把长嘴撅了撅,叫道:
“让路!让路!”
那些人猛地抬头,看见他们的模样,一个个吓得骨软筋麻,跌跌撞撞,都说:
“妖精来了!妖精来了!”
吓得那檐下戴冠束带的人战战兢兢躬身问道:
“从哪来的?”
三藏担心他们闯祸,只能全力当先,对众人说道:
“贫僧乃是东土大唐驾下前往天竺国大雷音寺佛祖处求经的。”
“路过宝地,一是不知地名,二是还没找到落脚之处,刚刚进城,很是失了回避,望各位恕罪。”
那官人这才施礼说:
“此处乃是天竺外郡,地名凤仙郡。”
“连年干旱,郡侯差我们在此出榜,招求法师祈雨救民。”
行者闻言道:
“你们的榜文在哪里?”
众官说:
“榜文在此,刚才才打扫廊檐,还没张挂。”
行者说:
“拿来我看看。”
众官立即将榜文展开,挂在檐下。
行者四人上前一同观看。榜上写着:
“大天竺国凤仙郡郡侯上官。
为榜聘明师,招求大法事。
只因郡土宽广,军民殷实,连年大旱,多年干荒,民田荒芜而军地贫瘠,河道浅而沟渠空。
井中没有水,泉底没有泉。
富贵人家姑且能保全性命,穷苦百姓难以活命。
一斗粟米价值百金,一束柴薪价值五两。
十岁女孩换米三升,五岁男孩被人带走。
城中人惧怕法令,典当家当物品以保存自身;
乡下人欺骗公家,打劫吃人而顾命。
为此出给榜文,仰望十方贤哲,祈祷降雨救民,恩情必当重报。
愿用千金奉谢,绝不说谎。
须至榜者。”
行者看罢,对众官说:
“郡侯上官是什么意思?”
众官说:
“上官乃是姓,这是我们郡侯的姓。”
行者笑道:
“这个姓少见。”
八戒说:
“哥哥不曾读书,百家姓后面有一句上官欧阳。”
三藏说:
“徒弟们,暂且不要闲聊。”
“哪个会求雨,给他求一场甘雨,以救济民众的疾苦,这是万善之事;如果不会就算了,不要耽误了赶路。”
行者说:
“祈雨有什么难事!”
“我老孙翻江搅海,换斗移星,踢天弄井,吐雾喷云,担山赶月,唤雨呼风,哪一件不是幼年玩耍的勾当!”
“有什么稀罕!”
众官听说,派两个人急忙去郡中禀报:
“老爷,万千的喜事到了!”
那郡侯正在焚香默默祈祷,听到报说喜事到了,立即问:
“什么喜事?”
那官员说:
“今日领榜,刚到市口张挂,就有四个和尚,自称是东土大唐前往天竺国大雷音拜佛求经的,看见榜文就说能祈雨,特地来报告。”
那郡侯立即整理衣服步行,不用轿马多人,径直来到市口,以礼诚恳邀请。
忽然有人报告:
“郡侯老爷来了。”
众人闪开,那郡侯一见到唐僧,不惧怕他徒弟面貌丑恶,当街心倒身下拜说:
“下官乃是凤仙郡郡侯上官氏,沐浴焚香拜请师父祈雨救民。”
“望师父大舍慈悲,运用神功,救助救助!”
三藏回礼道:
“这里不是讲话的地方,等贫僧到那寺观,正好行事。”
郡侯说:
“师父一同到小衙,自有干净的地方。”
师徒们于是牵马挑担,径直来到府中,一一相见。
郡侯立即命人看茶摆斋。
不多时斋饭到了,那八戒放量大吃,如同饿虎,吓得那些捧盘的人心惊胆战。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