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禅何处用工夫?马劣猿颠速剪除。
牢捉牢拴生五彩,暂停暂住堕三途。
若教自在神丹漏,才放从容玉性枯。
喜怒忧思须扫净,得玄得妙恰如无。
~~~~
修行禅道在哪里下功夫?
像劣马和疯猿般的杂念要迅速剪除。
牢牢抓住和拴紧才能产生五彩光芒,稍有暂停和暂住就会堕入三恶道。
如果让自在的心性使神丹泄漏,刚一放松从容就会让玉般的本性枯萎。
喜怒哀乐忧思等情绪必须清扫干净,达到玄奥精妙的境界就恰如虚无。
话说唐僧师徒四人离开了玉华城,一路平安无事,真可谓是极乐之乡。
走了五六天的路程,又看见一座城池。
唐僧问孙悟空:
“这是什么地方?”
孙悟空说:
“是座城池,但城上有杆无旗,不知道是什么地方,等走近了再问。”
到了城东厢,只见两边茶坊酒肆喧闹,米市油房热闹非凡。
街上有几个闲逛的浪子,看见猪八戒嘴长,沙和尚脸黑,孙悟空眼红,都围过来看热闹,只是不敢上前询问。
唐僧捏了一把汗,生怕他们惹出麻烦。
又走过几条巷子,还没到城中心,忽然看见一座山门,门上写着“慈云寺”三个字。
唐僧说:
“这里进去歇歇马,打个斋如何?”
孙悟空说:
“好!好!”
于是四人一起进了寺。
只见寺内:
珍楼壮丽,宝座峥嵘。
佛阁高云外,僧房静月中。
丹霞缥缈浮屠挺,碧树阴森轮藏清。
真净土,假龙宫,大雄殿上紫云笼。
两廊不绝闲人戏,一塔常开有客登。
炉中香火时时爇,台上灯花夜夜荧。
忽闻方丈金钟韵,应佛僧人朗诵经。
~~~~
珍贵的楼阁壮丽华美,尊贵的宝座高耸不凡。
佛阁高耸在云端之外,僧房安静处在月光之中。
缥缈的丹霞映衬着高耸的佛塔,碧绿的树木阴森使得经轮的藏阁清幽。
这是真正的净土,好似龙宫一般,大雄宝殿上紫云笼罩。
两边的走廊不断有闲人游玩,一座佛塔常常开放有客人攀登。
香炉中的香火时时燃烧,台上的灯花夜夜闪烁。
忽然听到方丈室的金钟声音韵律优美,原来是拜佛的僧人在朗诵经文。
四人正看着,忽然从廊下走出一个和尚,对唐僧行礼道:
“师父从哪里来?”
唐僧说:
“弟子从东土唐朝来。”
那和尚一听,立刻倒身下拜,慌得唐僧赶紧扶起他,说:
“院主为何行此大礼?”
那和尚合掌道:
“我们这里向善的人,看经念佛,都希望能修到大唐地托生。”
“刚看到师父您的风采和穿着打扮,果然是前生修来的,才能有这样的享受,所以当下就拜。”
唐僧笑着说:
“惶恐啊!惶恐啊!我徒弟乃是云游四方的僧人,有什么享受!”
“要是院主您在这里悠闲休养自在生活,那才是享福呢。”
那和尚领着唐僧进入正殿,参拜了佛像。
唐僧这才招呼:
“徒弟们过来呀。”
原来行者三人,自从看到那和尚和师父讲话,他们都背对着,牵着马,守着行李担子,站在一处,和尚没有留意。
忽然听到唐僧叫徒弟,他们三人才转过脸来,那和尚见了,惊慌地叫:
“爷爷呀!您的高徒怎么这般丑陋模样?”
唐僧说:
“丑是丑了些,不过倒是有些法力,我一路上很是多亏他们保护。”
正说着,里面又走出几个和尚行礼。
先见到的那个和尚对后面的说道:
“这位师父是从大唐来的人物,那三位是他的高徒。”
众僧又高兴又有些害怕地说:
“师父您从东土大唐而来,到这里做什么?”
唐僧说:
“我奉唐王的圣旨,前往灵山拜佛求经。”
“刚经过宝地,特地赶到贵寺,一是询问地方,二是打顿斋饭就行。”
那些僧人个个欢喜,又邀请他们进入方丈室,方丈室里还有几个给人家做斋饭的和尚。
这先进去的又喊道:
“你们都来看看大唐的人物。”
“原来大唐有俊美的,有丑的,俊美的真是难以描绘形容,丑的却十分奇特。”
那许多僧人和斋主都来相见。见完,各自坐下。
茶喝完,唐僧问道:
“贵处是什么地名?”
众僧说:
“我们这里是天竺国的外郡,叫金平府。”
唐僧说:
“从贵府到灵山还有多远?”
众僧说:
“从这里到都城有二千里,这是我们走过的。”
“往西到灵山,我们没走过,不知道还有多少路,不敢随便回答。”
唐僧谢过了。
不一会儿,摆上了斋饭。
斋饭吃完后,唐僧要走,却被众僧和斋主殷勤挽留道: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