庙鬼
在新城,有个叫王启后的秀才,他是布政使王象坤(字中宇)的曾孙。
有一天,王启后正在家中,突然看到一个妇人走进了他的房间。这妇人长得肥胖黝黑,模样十分丑陋。她满脸堆笑,径直走到王启后的坐榻旁,神态举止极为轻佻,很是下流。王启后心里十分厌恶,坚决地拒绝她,让她离开,可这妇人就像没听见一样,怎么也不肯走。
从那以后,王启后不管是坐着还是躺着,总能看到这个妇人的身影。但王启后意志坚定,无论这妇人如何纠缠引诱,他的心始终没有动摇。妇人见王启后不为所动,恼羞成怒,抬手就狠狠打了他一耳光,“啪”的一声,声音清脆响亮,可奇怪的是,王启后却不觉得有多疼。
这妇人仍不解气,随后找来一根绳子,挂在房梁上,还揪住王启后,非要和他一起上吊。王启后像是被施了法术一般,不由自主地走到梁下,伸长脖子做出上吊的样子。旁人看到,王启后的双脚竟然悬在空中,没有着地,就那样直直地立在半空,可奇怪的是,他并没有被吊死。
从那以后,王启后就患上了疯癫之症。他常常突然叫嚷起来:“她要拉我去跳河啦!”然后朝着河边拼命狂奔,旁人费了好大的力气,拉住他,才把他拦住。像这样的怪异举动,花样百出,每天都要发作好几次。家里人请来了各种郎中,用了无数的药方,还尝试了各种法术,却都没有任何效果。
直到有一天,王启后正处于发病状态,突然看见一个身着铠甲的武士,腰间系着绳索,大步走进房间。武士满脸怒容,大声呵斥道:“如此朴实真诚之人,你怎敢肆意骚扰!”说罢,武士立刻用绳索套住妇人的脖子,拉着她从窗户格子间往外走。才刚到窗外,那妇人瞬间就变了模样,不再是人的形状,只见她双眼闪烁着如闪电般的光芒,嘴里流出的鲜血,红得像盆一样。王启后仔细一看,这才想起城隍庙门口有四个泥鬼,这妇人的模样和其中一个泥鬼极其相似。
就在这武士带走妇人后,王启后的病竟然一下子就好了,仿佛之前的疯癫从未发生过。
陆判
陵阳有个叫朱尔旦的人,表字小明。他性格豪放洒脱,为人处世大大咧咧,不拘小节。然而,朱尔旦天生头脑较为迟钝,尽管他学习十分勤奋,整日埋头苦读,常常手不释卷,可在当时的文坛却一直没有什么名气,不为众人所知。
有一天,朱尔旦所在的文社成员们聚在一起饮酒作乐。大家酒过三巡,气氛热烈,有人就想拿朱尔旦打趣,开玩笑地说道:“朱兄在咱们这儿可是素有豪爽之名,要是你能在深夜独自一人前往十王殿,把左廊的判官像背回来,那我们大伙就凑钱摆上一桌丰盛的酒席请你。”
原来,陵阳当地有一座十王殿,里面供奉的神鬼塑像都是用木头雕刻而成,工匠们技艺精湛,把这些塑像妆点得栩栩如生,仿佛随时都会活过来一般。在十王殿的东庑,立着一尊判官像,那判官面色如墨绿,胡须赤红,模样格外狰狞凶恶,让人看一眼就心生畏惧。据说,有人在夜里经过两廊时,还能听到阴森恐怖的拷打审讯声,但凡进入过十王殿的人,都会吓得毛发直立,胆战心惊。所以众人就拿这件极其恐怖的事情来刁难朱尔旦,想看他的笑话。
朱尔旦听了众人的话,不但没有生气,反而哈哈一笑,站起身来,二话不说,径直朝着十王殿的方向走去。没过多久,就听到门外传来一阵大喊声:“我把长胡子的宗师请来了!”文社里的众人都被这突如其来的喊声吓了一跳,纷纷站起身来。只见朱尔旦背着那尊判官像走进屋内,他稳稳地将判官像放置在桌子上,然后拿起酒杯,倒满酒,恭恭敬敬地朝着判官像连敬了三杯酒。
众人看到那尊模样恐怖的判官像,一个个吓得脸色苍白,身体不由自主地瑟瑟发抖,在座位上坐立不安,再也没有了刚才饮酒作乐的兴致。于是,大家赶忙请求朱尔旦把判官像再背回去。朱尔旦倒也不推辞,他再次把酒洒在地上,嘴里念念有词,像是在祈祷:“学生我举止狂妄轻率,言语也不够文雅,还望大宗师您能够多多体谅,不要怪罪。我的家离这儿也不远,要是您有兴致,不妨前来找我喝酒,还请您不要见外,不要和我计较这些。”说完,朱尔旦便又背起判官像,大步朝着十王殿的方向走去。
第二天,文社的众人果然按照约定,邀请朱尔旦赴宴。朱尔旦从白天一直喝到傍晚,离开时已经有了半醉的状态,但他兴致仍然高涨,丝毫没有要停歇的意思。回到家中,他独自挑亮油灯,准备继续饮酒。
正当他自斟自饮时,忽然有人轻轻掀开帘子走进来。朱尔旦抬眼望去,不禁大吃一惊,进来的竟然是昨晚他从十王殿背回来的判官。朱尔旦站起身来,心中一阵慌乱,说道:“我想我大概是要死了!前一晚我冒犯了您,今天您是来惩罚我,要砍我的头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