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不是不分青红皂白的恶斗,一切都是会被允许的。
回到岸上的利玛窦修养了数日之后,精神状态总算是好了许多。
身体稍一好转,利玛窦立刻就想起的传教大业!
皇太子已经给了机会,这时候说什么都要趁热打铁的抓住,不能松手的。
于是,利玛窦赶紧以泰西教廷教皇使者的名义给朱常洛上了一道奏疏,请求谒见大明皇太子殿下。
朱常洛接到这份奏疏后,轻笑一声,对着孙暹吩咐道:“让利玛窦去西山皇庄见驾吧。孤明日要去西山皇庄接见那些泰西学者。让他也顺道一起来吧。”
孙暹回道:“是,奴婢领旨。”
第二天的时候,朱常洛的仪仗便离开了紫禁城去了西山皇庄。
这时候的京师已经是深冬时节,到处都是雪白一片,偶有枯枝,上面也都挂着被冻成冰晶的积雪或冻雨。
朱常洛披着厚厚的大氅从龙撵上下来,走到西山书院之中。
书院内的师生们早就等候在书院门前迎接圣驾。
朱常洛和他们在门口简单的寒暄了两句,就让大家散了。
毕竟,这寒冬腊月的,披着大氅的朱常洛都感觉到了冷飕飕,更何况那种早就等候多时的西山书院师生呢。
所以,朱常洛还是很仁德的让他们都回到自己的课堂或实验室中继续学习,继续试验。
毕竟,朱常洛也是很尊重教育,尊重知识的。
到了西山书院后,朱常洛刚刚坐下没多久,利玛窦就来了,与他一起的还有好几位泰西传教士。
利玛窦见到朱常洛后,立刻行礼道:“外臣利玛窦,叩见大明圣太子。”
余下的几个泰西传教士也见样学样的行礼。
朱常洛道:“平身。”
利玛窦激动起身,然后举着一份国书,说道:“圣太子殿下,这是我泰西教皇转呈给您泰西国书,请您过目。”
朱常洛身边的孙暹走了过来,接过国书,然后恭敬的呈到了朱常洛面前。
朱常洛手下国书,道:“辛苦利教士了。”
利玛窦看着态度友好的朱常洛,他又迫不及待的问道:“圣太子殿下,您准备什么时候允准我等在大明传播天主的信仰?”
朱常洛道:“此事孤在考虑,相信很快就会给你答复了。不过,再此之前,孤要先组织人手先将你们的天主经翻译成大明文字才行。”
“不然的话,一个偌大的宗教,没有自己的经典,总是难以服众的。所以,孤要帮你,帮你完成对天主经的翻译工作,使之成为像佛教的《般若多罗密心经》一样的圣典。”
利玛窦听完大喜过望,“谢圣太子!愿天主的圣光永远保佑您。”
朱常洛笑着摆摆手,“不用不用,孤自有天地祖宗庇佑,一般的神明还需要孤的册封才能成为正祀。”
听到朱常洛这就话后,利玛窦总感觉那里有点不妙,但是,他又说不上来,因为,朱常洛说的话,也是句句属实的。
在大明,不论古今,凡是神明,想要获得正常的祭祀,都必须得到天子的承认,才能成为天下之正神。
否则,那就是邪神淫祠。
所以,天主教要想在大明传播,第一关要过的就是来自皇权的认可。
一旦有了皇权的认可,天主教才能畅通无阻的成为大明的宗教。
朱常洛继续说道:“若是孤没记错的话,天主教进入大明已经不是一年两年的事情,在很久之前就应该已经存在了吧。”
“只不过,那时的天主教很是弱小,并不受人重视,所以也就发展一般。孤记得那时的天主教名字应该是景教吧。”
利玛窦没想到朱常洛竟然知道景教的故事,利玛窦赶紧解释道:“圣太子,景教是信奉天主的不假。但景教的再传,失去了天主的本意,它仅是一个弱小分支而已,泰西教廷领导的天主教才是天主正宗!”
朱常洛笑着摆摆手,说道:“孤知道你的意思,但是,孤也要跟你说清楚。天下教派来我中国,皆要服从我中国之礼仪,实行本土汉化之变,方可传教收徒,成为一方神圣。”
“景教弱小,不得其门。其最大原因就是景教不能适应我中国之礼仪,故而才消散在历史的尘埃之中。”
“孤有意允准天主教传于中国,但这是有条件的。条件之一便是汉化,孤需要天主教像佛教一样汉化成为我中国之教。泰西教廷无权插手我中国之事,方能立教传说。”
听到朱常洛说要泰西教廷放弃对东方传教的控制权时,利玛窦及身后的几位传教士瞬间惊呆了。
失去了教廷的领导,那还是天主教吗?
朱常洛看着他们的表情,他也并不着急。
反正要传教的又不是他,而是眼前这些人。
若是,他们敢答应天主教的汉化,朱常洛自然会高抬贵手,给天主教一条活路,让其在中华大地上落地生根。
若是,他们依然坚持泰西教廷才是天主正宗,并且还以泰西教廷之命为命。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