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想当年,朱常洛刚刚接手西山皇庄之时,他出去遇到了一个老头,当他问起那个老头的年纪时,那老头告诉朱常洛,他已经三十有六的年纪时,朱常洛的心被深深刺痛的。
他真的无法想象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吃人社会竟然可以把一个自己认知中正值壮年的汉子给折磨成一个风烛残年的老头。
从那个时候朱常洛的心情就无比沉重了,他一直都在想着该怎么提升这些人的生命长度。
毕竟三十六这个年纪在朱常洛看来那可是正当年的年纪,怎么可以就这样衰老凋零呢?
要知道在朱常洛未穿越前的时间里,那时候的人平均寿命都是可以达到75岁左右的,但是,朱常洛依然会觉得75岁有点少。
可是当他在万历二十五时让顺天府统计顺天府的平均年龄时,朱常洛是真的沉默了。
平均40岁寿命,这跟穿越前所在的那个时代完全就差了一大截。
所以,自那以后朱常洛就把开始有意识的在支持刘文珍和李时珍的弟子们开展新的医学研究,并为其提供极大的助力和帮助。
看着这些年的数据变化,朱常洛也感慨着功夫不负有心人,现在京师百姓们是真的切实得到了实惠。
所以,在房守士卸任的时候,京师百姓也自发的为其送行,为其缝补了一顶万民伞,浩浩荡荡的送了房守士三十里。
由此可见,民心是真的无比淳朴!只要肯对老百姓好,肯为他们做实事,到了最后老百姓们都会记住他的好。
而也正是因此,万历皇帝便更加关注《万历本草全典》的刊行,这些年里万历皇帝几乎都会花五十万两银子用于《万历本草全典》的印刷,使其以极快的速度普及到了大明各个角落。
所以,万历皇帝也常常以此事自得,自比自己已经功追上古三皇之一的神农氏!
「六部的改制的事情好像好点大了。这些天朕去西山三院走动,那些学生到处都在议论此事,到了西山万历街上的茶舍和咖啡馆里也都在议论此事。所以,这么大的事情能这么快做好吗?」
万历皇帝也不免好奇的问起了朱常洛。
朱常洛说道:「六部改制是势在必行的事情,现如今的大明依然和从前的朝代不一样了。现在的大明已经遇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
「现在的天下已经不止大明这一片的天下,在大明之外更有比
大明还要无比广大的土地,还要庞大的人口。就以泰西而言,这些年来大明通商的泰西商船越来越多,这些泰西人的聪明才智丝毫不亚于我大明人。」
「他们在海上已经纵横了几百年,东洲,南洲,还要大明至今尚未涉足过的昆仑奴地,以及成祖皇帝时就在大明治下的旧港宣慰司诸地,还有东洋的倭国,他们都已经涉足了。」
「而且,他们的火器和船只技术在某些方面上还胜过大明一筹,若是在这个时候我们大明还沉醉在自家的天下之中,过着天朝上国的日子,迟早有一天我们就会被这些泰西人超越。」
「所以,为了应对泰西的崛起,儿臣不得不审时度势顺应时代的变化改革六部。原来的六部已经无法再适应当下高效的朝廷行政体系。」
「六部尚书的权责太多了,他们根本没有精力去完成当下如此繁重的政务,所以,为了提供朝廷的行政效率,为了能够让大明的盛世更加鼎盛,为了不让泰西人超越我们,现在我们就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走在时代的前面,继续引领着时代的潮流,我们大明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万历皇帝听完朱常洛这番居安思危的话后,他也沉默了片刻。
万历皇帝说道:「确实如此,在西山三院之中那些金发碧眼的泰西人确实聪明,尤其是那个叫伽利略的,他的数学成就依然超过了程大位和徐光启,也正是在他的帮助下王瓦特的蒸汽铁轨车才这么快的完成了试车。」
「从前朕以为数学不过就是研究一些易卦术数和奇门遁甲的旁门左道而已,但是随着这些年数学在其他领域的发力,朕才豁然明白这数学真的是像你当年所说的那样,数学是最接近大道本质的学问!」
「现在九边铁路的建设规划和朝廷即将推开的全国勘察,这些都离不开数学的运用,可见数学之力真的是恐怖如斯!当初把数学引进到科举之中,真乃是神来之笔!」
万历皇帝说到最后,还不忘夸奖一下。
朱常洛说道:「是啊,自汉武以来历代王朝都是独尊儒术,轻视了其他学派的学问,虽然这在很大程度上安定了国家邦本,但是给历代之国埋下了一个三百年魔咒。」
「这些靠着儒术起家的士大夫们以为自己高人一等,肆意的欺压百姓和其他学派,不仅兼并平民的土地,还极力的打压其他有能之学的兴起。」
「长此以往士大夫独大,不仅上能威胁皇权,还能下压黎庶。最后这些被欺压的黎庶奋起作乱,撕裂天下之时,倒霉的也只有我们皇家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