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兄长死得早,也没有留下后,只有一个姑娘,嫁给永王刘理。
而永王鲁王,现在在蜀汉,谁不知道啊,属于皇帝最不待见的人。
地位清高贵重,却连见皇帝一面都不可能。
这个侄女婿,算是白瞎了。
最让马岱郁闷的,就是诸葛丞相临死前的连环计中,将他马岱给算计在里面了。
若兄长马超尚在,给他诸葛亮一千个胆儿,他也不敢让我姓马的去干这个脏活儿!
若真的是自己杀了魏大傻也好啊,他造反,老子不杀他杀谁?
杀了他吃肉,都不算什么。
问题是,魏大傻是硬生生被他们给逼反的!
而现在呢?
现在那魏大傻变成了魏大聪明,估计这会在南中整天吃了睡睡了吃,温饱思淫欲整天做着管鲍之交的伟大事业呢。
老子却要在这里给这王八蛋顶缸!
感情,我马岱才是那个大傻子!
麻卖批的!
如果说目前的成都府内,马岱是第一烦恼之人,则杨仪就是第二烦恼之人。
自从汉中回来之后,杨仪甚至根本就没有去他工作的地方报到!
杨仪请了长期病假,一开始的理由是心口堵得慌,后来老管家杨安自己都觉得说不过去了,就另外编了一个“半夜起夜尿尿,扭伤了腰”的理由。
这个,还不如上一个。
“尿尿将腰扭了的人,估计杨威公是古往今来第一人!”费祎手里捧着一个大茶碗,一边踱步到蒋琬的尚书令办公室里,一边嘀嘀咕咕地说道。
“这又是一个烫手的山芋。”蒋琬淡淡地一笑,道。
是的,现在,成都的朝堂上,烫手的山芋还不少,马岱手里一个,费祎的手里,也有一个——杨仪。
杨仪过去一直是丞相府的随军长史,也就是丞相诸葛亮外出行军中的参谋长秘书长。
不过,杨仪主管的是军中执法和物资的调配工作。
此一职位,不可为不重。
否则,他也不可能总是与魏延发生矛盾。
但他从来没有领过军。
如果就是这个履历,也就罢了,丞相去世后,杨仪对于后面如何安排他,本没有多少期盼的。
但问题来了——诸葛丞相临终前,却将数万大军交到杨仪的手上,并且亲自将丞相印信都交到杨仪的手上,委托他将数万大军从曹魏的地盘上安全撤回汉中。
这任务,不可谓不艰巨。
这信任,不可谓不厚重。
而当时值得临终托孤的人,其实还很有一些,文的如费祎董允李福等,武的如魏延姜维王平等。
魏延,就不必说了。
但诸葛亮恰恰就选择了一个从来没有带过兵打过仗的杨仪!
诸葛亮是怎么想的,大家一开始也都有些懵懂转向,只是到了现在,姜维费祎他们若还是看不出猜不透,那也太小瞧他们的政治智商了。
培养自己身后接班人的事情,诸葛亮一直都在做。
并且做得不遗余力。
诸葛亮选择培养并留给刘禅的这些高层,个顶个的,天才不一定,但都是人才。
只不过都不如诸葛亮一般文武全能罢了。
其实,诸葛亮和刘禅也没有机会让他们尽情展示自己的全能之才。
后诸葛亮时代,不可能再有第二个诸葛亮式的人物存在,这一点,高层们心知肚明,包括刘禅,也包括诸葛亮本人。
所以,现在的尚书令蒋琬和兵部尚书费祎分别做着当初诸葛丞相职能的一部分,却配合得相得益彰,一点被皇帝冷落了的意思也没有。
这就是顶级高层人物的顶级政治智商。
话题回到杨仪这里。
杨仪完美地完成了诸葛亮交付的任务,一点差错都没有出现,整个军队也都显得异常配合,听从他的指挥调度。
甚至那该死的反骨仔魏延,也根本没有机会走到杨仪的马前,就已经被马岱将军一刀枭首。
这是何等的功绩!
这是何等霸道的功绩!
回到成都后,按照规矩,杨仪将丞相印信都交了上去,然后,蜀汉帝国高层的核心任务是办理诸葛亮丞相的丧事。
其他的一切,都为此事让路。
杨仪很能理解这一切。
毕竟,死者为大嘛。
况且,杨仪对于诸葛丞相,也抱着极大的悲伤和怀念之情的。
他想着,也许,等一切尘埃落定后,这印信就会被皇帝亲手递到自己的手里,然后,蜀汉政坛就将正式进入杨仪时代。
他甚至已经默默规划了许久,关于杨仪时代的蜀汉,该如何如何……
首先要解决的问题,自然是那个桎梏了蜀汉多少年的老话题——北伐。
是否继续北伐,在于目前的蜀汉来说,既是一个政治话题,更是一个民生话题。
不北伐,等于全盘否定前丞相诸葛亮的政治路线,这一点,自己是否能够承受。
继续北伐,不说国家民生艰难了,单单由谁去执掌军队,就很是让杨仪头疼不已。
因为,杨仪自己不善带兵。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