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7章:倩女幽魂,金光问策
等其施展神力,在江陵城建了三极道宫,又收拢了境内一应妖魔之后,得到信仰加持的老神棍,便以极快的速度,进阶到了5级神帝。
老神棍这种坐火箭一般的升级速度,让黄三看着都十分眼红。
不过,考虑到神道弊端,黄三却是没有改修神道的想法。
大唐一五零年五月,黄三、邪剑仙、臭和尚三人结束游历,自凉州回到江陵。
黄三回到江陵的次日,玄心正宗宗主兼大唐国师的金光,在听闻消息后,便带着新任玄心四将,亲赴江陵,要和黄三商议“灭佛”之事。
如前所言,唐皇到底死在僧人之手,朝廷又禁止官员信佛,虽然朝廷眼下并没有下旨灭佛,但是僧人们却也惶恐不安,并不认为朝廷会善罢甘休。是以,众多寺庙僧人贼心不死,也为求自保,在大唐各地煽动叛乱,搞得大唐至今纷乱不止。
所以,如今已经不是玄心正宗想灭佛,而是朝廷士大夫们要灭佛!
杀了唐皇,士大夫们还可用阴谋论中的栽赃陷害之说搪塞过去,不使株连天下僧人。
但是各地僧人参与造反,这可真就是厕所里打灯笼——找死了!
但凡有点脑子的士大夫,都不可能容忍这些和尚胡作非为!
所以,灭佛作为大唐如今的“政治正确”,是非要推行不可的!
只是,寺庙好灭,但是灭了寺庙以后,那些趁机作乱的妖魔,恐怕就难对付了。
玄心正宗的功法,虽然修炼快,战力高,但是对天赋、心性要求极高,根本不适合全国推广,因此也就无法填补灭佛之后产生的信仰真空;或者说,接手不了寺庙尽灭,妖魔浪荡的烂摊子。
为了解决这个麻烦,金光已经先向老神棍请教;但老神棍虽然有解决方案,却只是笑而不语,将皮球推给了黄三。
老神棍与金光说,只有黄三能做主。
金光无奈,只能等黄三游历归来。
所以,大唐一五零年的五月初,黄三就与金光在江陵别院见了面。
黄三并没有在长安见过金光,上次见金光,还是在婺州。
和在婺州的时候相比,如今的金光虽然显得老辣了一些,但是实力却没有太大长进。
也就是,实力有是有一些,但是还算不得此世顶尖。
金光不喜欢黄三这种“阴暗且只会耍弄阴谋”的人,故而,两人一落座,连客套都没有,金光直接说明当前困境:“灭佛之事,事在必行。只是佛容易灭,遍地的妖魔却难以全部镇压。黄道长,不知道你有何良方?”
在金光半是求问,半是质疑的目光中,黄三给出了自己的看法:“当今天下,阴阳失衡,魔道猖獗,正道衰落……这本是天意,但国师若想解决此忧,其实不难,只需要人神相济,阴阳并行即可。”
金光:“什么叫‘人神相济,阴阳并行’?”
黄三:“神灵掌天之罚,代天宣化,乃是镇压妖魔的重要依仗。我所言‘人神相济,阴阳并行’便与神道有关。”
金光:“愿闻其详。”
黄三解释道:“所谓人神相济,其实就是要重视神灵和人类。而重神,则意味着要大力宣扬神道。阴阳并行,这里的阴阳指的是神的分类。阴者,也就是要敕封阴神;阳者,则是敕封阳神。通过这样的方式,我们可以将天下的神明明确地划分出各自的权属和职责,让它们镇守一方,使得人、妖、鬼、魔等各种存在都能够各行其道。”
黄三举例:“比如说,朝廷可以在各个道上设立大城隍,在州县设立小城隍,在乡镇设立大土地,在村庄设立小土地。如此一来,民众的信仰就会从那些邪神外道逐渐转向我们敕封的神灵。”
金光:“可国朝气运不多,恐怕难以敕封这么多神灵。”
黄三:“只需敕封几个大都的都城隍,使其辖制各州城隍即可;至于各大小城隍,可以以人道气运补充神力。”
金光:“可若是没有国朝册封,如何保证其战力?”
黄三:“有三法。”
金光:“哪三法?”
黄三:“第一,炼制法器、宝器、灵器级别的塑像,作为承载香火的容器,只要有了香火,自然就会有神力;第二,安排正道修士充任城隍、土地;第三,招揽品行端正、实力强大的鬼修或者说祖神,充任各地城隍、土地。”
黄三说到这,金光想到了未敕封时的“三极帝君”,既认可其战力,便相信了黄三办法的可行性:“法器、宝器、灵器,都是超凡之宝,炼制起来恐怕不简单,而且这炼器的材料?”
黄三:“现如今,大唐各地寺庙佛像铜钟、府库珍藏何其之多,国师还怕缺材料?”
金光点头:“道长所言在理。只是人神相济,神如此,人又如何?”
黄三叹了一口气:“恐怕有些困难。要发扬人道,需要重开文武二道。新开的文武二道,朝廷要做统筹,依据考生年龄、实力,设级分考,每年在京城、州府、乡镇进行进行一次会考。”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