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玉看了这些册子,心中感慨万千。
进入这个“薄命司”后,他看到十几个大橱,每个橱门上都贴着封条,封条上写的是各省的地名。
宝玉专心寻找自己家乡的封条,忽然注意到一个橱门上写着“金陵十二钗正册”。
于是,他忍不住问警幻:
“什么是‘金陵十二钗正册’?”
警幻答道:
“这正册记录的是金陵地区最具代表性的十二位女子,所以叫做‘正册’。”
宝玉有些疑惑,接着问:
“我常听人说金陵非常大,怎么这里只列出了十二个女子?”
“我们家里上下都有几百个女孩儿呢。”
警幻冷笑一声,道:
“金陵女子虽然多,但这里只选取了最重要的几位记录在册。”
“下面的两个橱记录的是次要的女子。”
“而那些庸常之辈,则没有资格收入册中。”
宝玉听后,向下看去,果然看到一个橱门上写着“金陵十二钗副册”,另一个写着“金陵十二钗又副册”。
他迫不及待地打开了“又副册”的橱门,拿出一本册子,翻开一看,只见第一页画着一幅图,画面上并没有人物或山水,只有一片水墨涂抹的乌云浑浊。
接着是几行字:
霁月难逢,彩云易散。
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灵巧招人怨。
寿夭多因诽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
宝玉看了看这些字,又发现后面画着一簇鲜花和一床破席。
接着又有几句字:
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
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
宝玉看得一头雾水,放下这本册子,又去拿了“副册”的另一本册子。
翻开一看,第一页画着一株桂花,下面是一池沼泽,水干泥淤,莲花枯萎,藕也败坏。
后面写着:
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
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
宝玉依然不懂,于是将这本册子放下,又去取“正册”的一本。
这次,他翻到第一页,看到画着两株枯木,木上悬挂着一条玉带,雪地中有一支金簪。
下面是四句诗: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
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宝玉看了这些诗句,依旧无法理解。
正在犹豫是否要问警幻,突然觉得她一定不会透露更多,于是他又继续翻页,心中有些不舍。
翻到后面,他看到一幅画:一张弓上挂着一只香橼,后面是四句词:
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
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兔相逢大梦归。
再往后看,又看到两个人在放风筝,远处是大海和一只大船,船中有一位女子低头掩面泣泪。
接着是四句诗:
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
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
继续翻下去,看到几缕飞云与一湾逝水,旁边写着:
富贵又何为?
襁褓之间父母违。
展眼吊斜晖,湘江水逝楚云飞。
最后一幅画是美玉掉入泥淖,旁边写着:
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
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
宝玉看着这些画和字句,心中愈加困惑不解。
他隐约感觉到,这些画和诗似乎都在诉说某种命运的悲戚与无奈,但具体的含义仍然没有完全明了。
每一幅图,每一首诗,都像是从一个个未解的谜团中浮现出来,似乎预示着某些深藏的故事和命运的痕迹。
后面,宝玉翻开册子,看到一幅恶狼追扑美女的画,狼眼中满是饥渴欲望,书上写着:
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
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粱。
这句话暗示了狼在得势时的凶猛,而金闺中出类拔萃的美女,最终也未能逃脱命运的安排,最终进入了黄粱梦,象征着一场虚幻的梦境,充满了悲剧和无奈。
接下来,画面转到一所古庙,庙里有一位美人独坐,看着经书,书中判词写道:
堪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妆。
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傍。
这句诗描绘了春天的短暂与美人命运的变化。
曾经的贵族女子,如今却因命运的捉弄,孤独地守着佛灯,显得格外凄凉。
之后又画了一幅冰山上的雌凤,书中写道:
凡鸟偏从末世来, 都知爱慕此生才。
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
这幅画描述了雌凤独立在冰山上的情景,象征着孤独和坚强,而书中的判语则暗示了命运的无常和悲伤,尤其是一个女性,在末世之中,她的爱与才情终究无法改变她的命运。
然后,画面转向一个荒村野店,里面有一位美人正在纺织。
判词写道:
势败休云贵,家亡莫论亲。
偶因济刘氏,巧得遇恩人。
这段文字表明,这位美人原本是高贵的女子,但因家族的衰败,最终沦落到一个荒村,靠着偶遇的恩人勉强度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