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秋咋舌:“有钱人可真是厉害,这样的马,竟然还能私人饲养吗?”
“没错,这些马匹在咱们大秦的国都‘雍阳城’极受欢迎。过去贵族出街流行乘坐豪华大车,而现在财大气粗的青年贵族们则更青睐骑乘这种大马来彰显自己的财力。”
剑秋感慨道:“城里的大路修得可比我们乡下好多了。明明走路就很方便,还要骑马,真是脱裤子放屁。”
明阳君也道:“没错,这些好马不能留在战场作战,反倒成了那些权贵享受的工具,真是暴殄天物。”
几人一路疾行,三天之后,已经来到沙塞界边境。明阳君在此处集结了一万八千家族私兵,立刻又率部赶往天南界边境,与早已在此等候的秦国大军会师。
这次征讨十万大山蛮族,秦王特意征召了驻守巴蛮界的秦军主力白虎军,由大将车候轩统领。仅是纯粹的作战部队就多达六万,加上随军的民夫、工匠、马倌、扈从、漕运、役卒等等,动员的总人数多达十五万人。再加上明阳君率领的一万八千私军,和无数的钱粮军械。如此庞大的兵力守卫着十万大山漫长的山界。无论蛮族从何处出现,都会遭到大秦铁军的致命一击。
在两军会师的动员誓师大会上,剑秋做为明阳君的亲卫见到了秦国大将车候轩。这位年仅三旬的青年将军相貌非凡:身长九尺,仪表堂堂,双眼神光如炬,堪比修行人,一口工整的口字胡,剽悍中带着潇洒。宽肩窄腰,体魄强健。还穿着一身威风凛凛的明光铠。
无论从长相气质还是穿着来看,这位倍受秦王信任的心腹大将都是一副身经百战的武将风范。
而他麾下的白虎军士兵大都是来自大秦巴蛮界。
作为神州大陆多山地区的典型代表,这些成长于巴蛮丘陵地带的家伙被列国人阴阳怪气的戏称为‘文明蛮子’。他们大都中等身高,四肢粗壮有力。个个神情傲慢,用挑衅的目光审视一切。嘴里骂着粗鲁的脏话,宛如一群寻衅滋事的醉汉。然而,当指挥官出现在点将台上的时候,整个校场突然变得鸦雀无声,士兵们立刻列队肃立,杀伐之气扑面而来。
参加动员大会的部队是来自奎狼营、金犬营和水猿营的七千轻步兵以及明阳君率领的家族军队。大约两万人。
这是剑秋第一次看到如此规模的人群集结在一起。一眼望去,士兵已经在军营内外形成了一片黑色的海洋。不仅密密麻麻的塞满了整个校场,就连营门外的山岗和远处的树林里也尽是肃立的铁甲。阳光直射之下,钢铁上的精光犹如一团火焰,向自己直扑而来。剑秋只感到自己体内血气滞塞,极度不适。似乎是自己的灵魂正在极力躲避可怕的天敌。莫名的恐惧突然占据了自己的身心,如此强烈的压力下,剑秋两腿发软,几乎无法站立!
直到此刻,他才终于明白,为什么都说世俗的军队是修行人的天敌:这些训练有素的士兵在一起生活、训练、作战。常年同步的生活方式使得这些数量庞大的个体之间竟然形成了一种神奇的默契。他们生活一致、行动一致、习惯一致、甚至连呼吸和思维也保持着高度一致!
同呼吸,共命运这句话在军中绝不是一句口号,而是最最真实的体现。作为人类族群中最团结也是最强大的集体。这些剽悍的凡人仅仅是聚集在一起,就足以拧成一座强有力的磁场,其中散发出的杀气和生机犹如阵阵波涛,无时无刻不在冲刷着剑秋的骨骼内脏,而剑秋体内强大的真力更是被压制了十之六七,无法发挥。若是修为稍差或是意志稍弱的修行人不经训练就站在他们面前,只怕连站立都是难事呢!
站在营地里的轻步兵们虽然不着甲胄,却穿着清一色的黑色战斗服,并且蒙面或在脸部涂抹令人胆寒白虎条纹油彩。手执用于突刺和斩首的长枪或者陌刀,明晃晃的闪出一阵寒光;胸前挂着手弩短箭,能在五十大步内贯穿布甲,七十步内杀伤人体;近身格斗的腰刀斜插腰间;大腿上还绑着一把以备不时之需的匕首。人人都是装备精良,训练有素。
与辎重繁琐的重甲精锐不同,这三营轻步兵并不擅长攻坚掠地,先登夺城。唯有在地形复杂的山丘丛林,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洞暗夜作战才是他们大显身手的主场。
他们的格斗能力极强,身手敏捷。战斗时无需像重装步兵一样依靠人多势众来结阵运动。而是以小股分队隐秘出击,来去如风,不易察觉。
在中原大马长刀的平原战场上,作战形式往往都是以动辄万人规模的部队集结对攻为主。这些轻步兵的作用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只能作为斥候部队冲锋陷阵,给身后复杂的步、骑、车、弓、工等多兵种协同军队提供情报,充当配角。可一旦到西南的多山环境中,他们才是绝对的主角。
这也是车候轩部署他们跟随帅帐行动的原因:传统的重装部队携带着大量装备辎重,令部队的行动变得冗长笨重。这样的军队行军移动太慢,安营扎寨更是一项浩大工程,而且一旦遇袭,更是反应迟缓,无法快速反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