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治疗牙龈肿痛
土黄柏10克,石膏30克(先煎),知母10克,牛膝10克,加水煎服。土黄柏清热泻火,石膏、知母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牛膝引火下行,可有效治疗胃火上炎所致的牙龈肿痛,一般服用3 - 5天,疼痛症状可减轻。
(十)治疗中耳炎
取土黄柏茎适量,烘干后研成细末,用棉签将耳道内的分泌物清理干净,然后将药末吹入耳道内,每日1 - 2次。土黄柏茎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作用,可用于治疗中耳炎引起的耳部疼痛、流脓等症状,一般用药3 - 5天,症状可得到改善。
六、食疗配伍与禁忌
(一)食疗配伍
土黄柏绿豆汤:土黄柏10克,绿豆50克。将土黄柏洗净,用纱布包好,与绿豆一同放入锅中,加水适量,煮至绿豆熟烂,去药包,饮汤食豆。此汤具有清热解暑、泻火解毒的功效,适用于夏季暑热烦渴、口舌生疮等症状。
土黄柏薏仁粥:土黄柏10克,薏仁30克,大米50克。先将土黄柏加水煎煮,去渣取汁,再将薏仁、大米洗净,放入药汁中,煮成粥。此粥具有清热利湿、健脾止泻的作用,对于湿热泄泻、脾虚湿盛等症状有一定的食疗效果。
(二)禁忌
土黄柏性寒,脾胃虚寒者忌用,以免加重脾胃虚寒的症状,导致腹痛、腹泻、食欲不振等。
孕妇慎用,虽然目前尚未有明确的研究表明土黄柏对胎儿有不良影响,但为了确保胎儿的安全,孕妇在使用前应咨询医生的意见。
在使用土黄柏时,应避免与滋补性中药同时服用,以免影响药效。
七、炮制方法
(一)净制
将土黄柏的根、茎、叶除去杂质,洗净泥沙,捞出,沥干水分。
(二)切制
根和茎洗净后,根据需要切成薄片或小段;叶则可直接阴干或晒干后备用。
(三)炒制
取净土黄柏片或段,置热锅中,用文火加热,不断翻炒,炒至表面微黄色,取出晾凉。炒制后的土黄柏,寒性稍减,苦味缓和,增强了清热燥湿的作用。
(四)酒制
将土黄柏片或段用黄酒拌匀,闷润至黄酒被吸尽,置热锅中,用文火加热,炒至表面深黄色,取出晾凉。每100千克土黄柏,用黄酒10 - 15千克。酒制后可引药上行,清上焦之热,同时增强了活血通络的作用。
八、剂量和使用
土黄柏的常用剂量为9 - 15克,水煎服。外用时,可适量取鲜品捣敷或干品研末调敷,也可煎水熏洗或滴眼。在使用土黄柏时,应根据患者的病情、体质、年龄等因素,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调整剂量,避免自行增减药量,以免影响治疗效果或产生不良反应。
九、用途科学依据
现代研究表明,土黄柏中含有多种化学成分,如小檗碱、掌叶防己碱、小檗胺碱、木兰花碱、药根碱等生物碱,以及尖刺碱等。这些成分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
小檗碱具有抗菌、抗病毒、抗炎、止泻、降血糖、降血脂等作用。它能够抑制多种细菌和病毒的生长繁殖,对于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等有显着的抑制作用,这与土黄柏治疗湿热泻痢、热毒疮疡等病症的功效相契合。同时,小檗碱还能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抑制炎症因子的释放等机制,发挥抗炎和止泻的作用。
掌叶防己碱、药根碱等生物碱也具有一定的抗菌、抗炎作用,它们协同小檗碱等成分,增强了土黄柏的整体药效。此外,土黄柏中的成分还具有抗氧化、免疫调节等作用,能够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增强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
综上所述,土黄柏作为一种传统的中药材,在药用方面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其独特的生长特性、形态特征以及广泛的药用价值,为中医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通过对土黄柏的深入了解,我们能够更好地发挥其药用功效,为人类的健康服务。但在使用过程中,务必遵循医嘱,确保安全有效地用药。
喜欢百草药材:百草疗愈指南请大家收藏:(www.2yq.org)百草药材:百草疗愈指南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