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功效:这道汤能补中益气、清热解毒。猪肉具有补中益气的作用,与鹅肠菜搭配,既能补充营养,又能缓解体内燥热,适合体质虚弱、易上火者食用。
七、鹅肠菜炒虾仁
食材准备:鹅肠菜150克、虾仁100克、适量的蒜末、盐、料酒、淀粉、食用油以及葱花。
烹饪步骤:虾仁洗净,用盐、料酒和淀粉腌制15分钟;鹅肠菜洗净,切成小段;锅中倒入适量食用油,油热后放入蒜末煸炒出香味,接着放入虾仁,炒至变色;放入鹅肠菜段,快速翻炒均匀,加入适量盐调味,撒上葱花即可出锅。
养生功效:鹅肠菜炒虾仁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具有补肾壮阳、清热解毒的功效。虾仁对肾脏有滋补作用,鹅肠菜能清热,适合肾虚且体内有热者食用。
八、鹅肠菜玉米浓汤
食材准备:鹅肠菜150克、甜玉米1根、牛奶200毫升、适量的盐、鸡精、淀粉以及黄油。
烹饪步骤:甜玉米剥下玉米粒,鹅肠菜洗净切成小段;锅中放入适量黄油,融化后放入玉米粒煸炒出香味;加入适量清水,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煮10 - 15分钟,至玉米粒熟透;将煮好的玉米粒和汤汁一起倒入搅拌机中,搅拌成玉米糊;把玉米糊倒回锅中,加入牛奶,搅拌均匀,再放入鹅肠菜段,煮至鹅肠菜变软;加入适量盐和鸡精调味,用淀粉勾芡,使汤汁浓稠即可。
养生功效:此浓汤能健脾益胃、清热润燥。玉米和牛奶都对脾胃有滋养作用,鹅肠菜清热,适合脾胃虚弱、皮肤干燥者食用,有助于改善消化功能,补充水分,使皮肤更加润泽。
九、鹅肠菜土豆泥
食材准备:鹅肠菜150克、土豆2个、适量的盐、黑胡椒粉、黄油以及牛奶。
烹饪步骤:土豆去皮洗净,切成小块,放入蒸锅中蒸熟,取出后用勺子压成泥状;鹅肠菜洗净,放入开水中焯水1分钟左右,捞出过凉水,挤干水分后切成小段;锅中放入适量黄油,融化后放入鹅肠菜段煸炒出香味;将炒好的鹅肠菜放入土豆泥中,加入适量盐、黑胡椒粉和牛奶,搅拌均匀即可。
养生功效:鹅肠菜土豆泥具有和中养胃、清热解毒的功效。土豆能和胃调中,与鹅肠菜搭配,既能缓解胃部不适,又能清除体内热毒,适合胃部不适且有上火症状者食用。
十、鹅肠菜蜂蜜饮
食材准备:鹅肠菜100克、蜂蜜适量。
烹饪步骤:将鹅肠菜洗净,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煮15 - 20分钟,去渣取汁;待汤汁冷却至温热时,加入适量蜂蜜,搅拌均匀即可饮用。
养生功效:这款饮品能润肺止咳、清热解毒。鹅肠菜的清热作用与蜂蜜的润肺止咳功效相结合,适合肺燥咳嗽、体内有热者饮用,有助于缓解咳嗽症状,清除体内热毒。
鹅肠菜:平凡野草的非凡价值
鹅肠菜,这一在田间地头、荒地路旁常见的草本植物,或许常被人们忽视,然而它却有着丰富的内涵与多样的价值。从它的生长产地分布,到形态特征、药用价值,再到食疗应用等方面,都值得我们深入探究。
一、生长产地分布
鹅肠菜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在我国大部分地区也均有踪迹。它偏好温和湿润的气候环境,常生长在海拔较低的平原、丘陵地带的阴湿处。像是南方的稻田边、溪边,北方的水沟旁、菜地中,都能发现它的身影。在长江流域,其生长尤为旺盛,春季回暖之时,便迅速从土壤中冒出嫩绿的身姿。在国外,欧洲、亚洲温带地区以及非洲北部等都有鹅肠菜的分布。它对土壤的适应性较强,在肥沃疏松的土壤中生长良好,但在一些贫瘠的土地上也能顽强存活,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
二、形态与特征
鹅肠菜为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株高度通常在15 - 50厘米之间,茎纤细,基部多分枝,呈匍匐状或斜升状生长,茎上有一行短柔毛,节间较长。其叶片对生,呈卵形或宽卵形,长1.5 - 5厘米,宽1 - 3厘米,顶端急尖,基部稍心形,全缘或呈波状,两面均无毛或仅下面沿叶脉稍有柔毛。聚伞花序顶生,有多数花,花梗细长,花后下垂;萼片5,披针形,顶端尖,边缘膜质,外面有短柔毛;花瓣5,白色,2深裂至基部,裂片线形,比萼片稍短或近等长;雄蕊10,比花瓣短;子房长圆形,花柱5,线形。蒴果长圆形,比宿存萼长约1倍,顶端6裂;种子多数,近圆形,稍扁,褐色,表面有显着的小瘤状凸起。花期在4 - 6月,果期为5 - 7月。
三、药用的部分
鹅肠菜以全草入药。在其生长茂盛的季节,一般是春夏之交,将鹅肠菜连根拔起,洗净泥土,去除杂质后,可鲜用或晒干备用。全草中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化学成分,如皂甙类、黄酮类、多糖类等物质,这些成分赋予了鹅肠菜诸多药用功效。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