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邓、芮两位侯爷在马上大声喊道:“来的人是武王和姜子牙吗?” 姜子牙说:“正是。” 接着问他们:“两位大人是谁呀?” 邓昆说:“我们是邓昆、芮吉。姜子牙,你们西周不靠着仁义礼智这四维来辅助国家,竟然擅自僭称王号,收留叛逃的人,抗拒天兵,杀我们的军士,打败我们的将领,这罪已经是不可赦免的了;现在还这么嚣张,欺骗君主,大逆不道,侵占天王的疆土,你们到底想干什么!难道就不想想‘天下的土地,都是天子的,天下的百姓,都是天子的臣民’,还敢蛊惑天下后世的人心吗?”
芮吉又指着武王说:“你先王向来被称为有德之人,虽然被囚禁在羑里七年,也从来没有一句怨言,一直恪守臣子的气节,后来蒙纣王怜悯赦免,回到了国家,还赐给了黄钺、白旄,专门让他负责征伐之事,这洪恩大德,可厚了。你们应该世世代代报答,可到现在连万分之一都还没报答完呢;现在你父亲刚死不久,就听信姜尚的胡言乱语,挑起战争,兴无名之师,犯下大逆之罪,这是自己招来灭宗灭族的大祸呀,到时候后悔也来不及啦。现在听我的话,赶紧收起兵器,退回你们的关隘,抓住罪魁祸首,把俘虏献给商朝的郊外,你们自己回去等着治罪,说不定还能饶你们不死;不然的话,恐怕天子会大发雷霆,亲自率领六军,大张旗鼓地讨伐你们,到时候你们可就一个都活不了啦。”
姜子牙笑着说:“两位贤侯只知道一些守旧的话,不明白现在的形势。古人说:‘天命不是固定不变的,只有有德的人才能拥有天下。’现在纣王残暴无道,荒淫酗酒,暴虐不堪,杀戮大臣,诛杀妻子,抛弃儿子,不祭祀天地,不供奉宗庙,臣下也跟着学坏,结党营私,互相仇视,残害百姓,无辜的百姓都向上天呼喊,他的秽德都传得人尽皆知了,罪恶多得都满了。皇天震怒,特地命令我们周朝恭敬地执行上天的讨伐,所以天下的诸侯都相继归顺周朝,在孟津会师,在商朝的郊外观察政治。两位侯爷还执迷不悟,还在这儿用嘴争辩呢。在我看来,两位侯爷就像寄居在别人家的客人,都不知道谁才是真正的主人;应该赶紧倒戈,弃暗投明,这样说不定还能保住封侯的位子呢。你们还是赶紧自己想想吧。”
邓昆大怒,命令卞吉:“把这个老家伙抓起来!” 卞吉骑着马,摇着戟,冲杀过来。旁边赵升拿着双刀过来拦住他。两人正打得难解难分的时候,芮吉拿着刀也冲了过来。这边孙焰红拿着斧头拦住了他。只见武吉催着马杀过来帮忙。旁边哪吒可生气了,登上风火轮,现出三首八臂的样子,冲杀过来,那气势谁都挡不住。
邓昆看到哪吒三头八臂,长得太奇怪了,吓得魂都飞了,急忙先跑了,还传令鸣金收兵,众将们各自架住兵器。这可真是:
人们都说姬发比尧舜还厉害,这么多英雄豪杰都来辅佐这位圣君。
话说邓昆带兵回关,到殿前坐下,欧阳淳、卞吉等人都说姜尚用兵很有一套,将领勇猛,士兵也厉害,他门下还有很多三山五岳会道术的人,很难取胜,大家都唉声叹气的。欧阳淳只好摆酒招待他们。到了晚上,各自回到自己的住处。
且说邓昆到了深夜,心里想:“如今天时已经偏向西周了,纣王荒淫无道,估计也撑不了多久了;况且黄飞虎还是我的两姨,被关在这里,让我做事都放不开手脚,这可怎么办呢!再说武王的功德一天比一天高,有龙凤的姿容,天子的仪表,真是顺应天命的君主。姜子牙又善于用兵,他门下又都是些会道术的人,这关怎么能为纣王守得住呢。还不如归顺周朝,顺应天时。就怕芮吉不同意,可咋办呢!先等明天用话试探试探他,看看他的意思,再想办法吧。” 就这么想了半夜。
不说邓昆已经有意归顺周朝了,且说芮吉自从和武王见阵回关后,虽然在喝酒,可心里也在暗自琢磨:“人们都说武王有德,果然气度不凡。姜子牙善于用兵,他门下果然都是些奇人异士。现在三分天下,周朝已经占了两份,眼看这关肯定守不住啦。还不如献关归降,也能免去战争的痛苦。就是不知道邓昆心里是怎么想的呢?慢慢用言语试探试探他,就知道真假了。” 这两人心里可都有归顺周朝的想法啦。这里先不说啦。
只见第二天,两位侯爷升殿坐下,众将官参拜完,邓昆说:“这关里将领少,士兵也少,昨天临阵交战,还没分出胜负呢,这可不像大将该做的事儿。明天整顿兵马,一定要打一仗打退周兵,早点班师回朝,回复王命,这才是我的心愿呀。” 欧阳淳说:“贤侯说得对。” 当天就整顿兵马,这一晚的事儿就不说啦。
第二天,邓昆检查了士卒,炮声一响,人马就出关了,到周营前挑战。邓昆看到幽魂白骨旛竖在路中间,就想在这旛上做点文章,急忙命令卞吉:“把这旛拿走。” 卞吉大吃一惊,说:“贤侯在上,这旛可是无价之宝,挡住周兵全靠它了;要是把这旛拿走,临潼关可就完啦。”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