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诗说道:
白鱼出现的吉兆可太厉害了,预示着周家将要兴盛,会有祥瑞。八百诸侯都称赞有德之人,千年以来大家都歌颂那些辅佐君主的人。堂堂的战阵演练,三三排列,正正的旗门,六六成行。及时雨一般的军队到来,老百姓都很高兴,成汤的基业可就这么消亡啦。
话说袁洪调兵到孟津驻扎,去阻挡诸侯的咽喉要道。这里先不说他。
且说渑池县的张奎日夜盼着朝歌的救兵,忽然有报马跑到府里报告:“天子招了新元帅袁洪,调了二十万兵马驻扎在孟津,去阻挡诸侯;没见发兵来救渑池。”
张奎听了大吃一惊,说:“天子不发救兵,这城可怎么守啊!况且前面有周兵,后面有孟津的四百诸侯前后夹攻,这可是要失败的节奏呀。现在反而不救这里,可咋办呢?”
他急忙和夫人高兰英一起商量。夫人说:“估计咱们两人也能挡住周兵。现在袁洪挡住孟津,南北的诸侯也不能抄咱们的后路。只要打听着袁洪打了胜仗,要是破了南北二侯,我再和你合兵一处,一起去破周武,肯定没有打不胜的道理。咱们现在就想法守城,别和周将对战;等他们粮食吃完,兵马疲惫,咱们一战成功,没有攻不下来的。这可是万全之策呀。”
张奎心里还是犹犹豫豫,不太确定。
且说姜子牙看到渑池这么个小县城,攻打不下来,还折损了好多将官,在中军里纳闷,暗暗点头叹气:“可怜这些扶保君主、安定国家的英雄,披肝沥胆地打仗,结果只留下遗言在这儿,这身子可都化为乌有啦!”
姜子牙正在那儿伤怀呢,忽然辕门官来报告:“有一个道童求见。” 姜子牙传令:“让他进来。”
不一会儿,只见一个道童到帐下行礼说:“弟子是夹龙山飞龙洞惧留孙的门人。因为师兄土行孙在夹龙山猛兽崖被张奎害死,我师父知道这是上天注定的,救不了他;不过过渑池这事儿还是有办法的。我师父特地让弟子来这儿送封信,师叔看了就知道是咋回事儿啦。”
姜子牙接过信来,展开一看,信上说:
“道末惧留孙给大元帅子牙公写信:之前土行孙命中注定在猛兽崖死在张奎手里,这是天数难逃呀,贫道只能望着山崖哭泣啦,说起来可太让人长叹啦!现在张奎擅长守城,一时半会儿很难打下来,不过他的气数也该尽了。子牙公可别耽误,让杨戬拿着我的符印先在黄河岸边等着,等杨任、韦护追过来抓住他。取城的话只用哪吒、雷震子就够啦。子牙公得亲自用调虎离山计,肯定能一战成功。这么做以后前路自然平坦。等封神之后,咱们再见面吧。不再多说啦。”
姜子牙看完信,打发童子回山。
当天姜子牙传令:“哪吒领令箭,雷震子领令箭,按我说的去办,…… 杨戬、杨任领柬帖,…… 按上面说的做。韦护领柬帖,…… 照柬帖上的指示行动。”
姜子牙都吩咐完了。到了晚上,周营里炮声响起,三军大喊着,朝着城下杀过来。张奎急忙上城,想尽办法守护,不管他怎么防御,一时半会儿还是攻不下来。
姜子牙知道张奎擅长守城,就暂且鸣金收兵。
第二天快到中午的时候,姜子牙请武王上帐相见,说:“今天请大王和老臣出营,看看渑池县城池的情况,好想想怎么攻取。”
武王可是个忠厚的君子,马上答应说:“我愿意去。”
当时就和姜子牙出了营,到了城下四处查看。姜子牙用手指着说:“大王要是破这个城,得用轰天大炮,才能攻打下来;这样这城很快就能攻破啦。”
姜子牙和武王正在那儿指画着怎么攻城呢,只见渑池城上的哨探士卒跑去报告张奎:“启禀老爷:姜子牙和一个穿红袍的在城下查看城池呢。”
张奎听了报告,马上上城一看,果然是姜子牙和武王在城下,周围指指点点的。
张奎心里想:“姜尚太欺负人啦!就因为我这几天坚守城池,不和他对战,他就这么大胆,到我城下,毫无顾忌,根本不把我当回事儿,觉得我这儿没厉害人物呀。”
他马上城下对夫人说:“你用心坚守这城,我出城去杀了他们,除掉这个大患。”
夫人上城观战。张奎骑上马,拎着刀,打开城门,骑着马飞奔过来,大声喊道:“姬发、姜尚!今天你们可死定啦!”
这可真是:
计划好了在月中抓住玉兔,谋略成功在日里捉住金乌。
姜子牙和武王拨转马头往西跑。张奎在后面追,周营里一个将官都不出来接应,张奎就放心大胆地追。
追了差不多三十里,只听见金鼓齐鸣,炮声响亮,三军大喊,声音震动天地,周营里大小将官都出营,朝着城下杀过来。
高兰英在城上全身披挂守护城池,忽然听到周营里又响起炮声,不知道咋回事。
忽然城上哪吒落下来,现出三首八臂,脚踏风火轮,挥舞着火尖枪杀过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