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姜子牙的人马到了黄河边,左右的人报告给中军。姜子牙吩咐:“去借老百姓的船。” 每只船都给五钱工食银,一只船都不白用,老百姓们都安居乐业,没有不欢呼感恩的,这可真是 “及时雨一样的军队”。
姜子牙传令,另外准备一双龙舟,用来载着武王。姜子牙和武王坐在中舱里,左右的人划着船,往河中间进发。只听见黄河里波浪滔天,风声呼呼作响,把武王坐的龙舟在浪里颠来颠去。
武王说:“相父,这船为啥这么颠簸呀?” 姜子牙说:“黄河水很急,平常起浪的时候,浪头也不小;况且今天有风,这又是龙舟,所以才这么颠簸。”
武王说:“推开舱门,让我看一看,怎么样?” 姜子牙和武王推开舱门一看,好大的浪啊!这黄河的层层波浪啥样呢,有诗为证:
波浪洋洋,光芒好像要侵到月亮那儿,浩浩荡荡,影子好像要浮到天上去。这灵秀的水派能吞下华山,长长的水流能贯穿百川。千层凶恶的浪翻滚着,万层峻峭的波颠来颠去,岸口没有渔火,沙头有鹭鸶在睡觉。茫茫的像大海一样,一眼望不到边。
话说武王一见这黄河,白浪滔天,一眼望不到边,吓得脸都变色了。那龙舟在浪里,一会儿上一会儿下。忽然有个漩涡,水势分开,一声响亮,有一条白鱼跳到船舱里来了,把武王吓了一跳。
那鱼在船舱里,左蹦右跳,能蹦四五尺高。武王问姜子牙:“这鱼跳进船里,是吉是凶呀?”
姜子牙说:“恭喜大王!贺喜大王!鱼跳进大王的船里,预示着纣王该灭了,周室要兴盛了,正应了大王要继承成汤拥有天下呀。”
姜子牙传令:“让厨师把这鱼煮了,给大王享用。” 武王说:“不行。” 还是命令把鱼扔回河里。
姜子牙说:“这鱼跳进大王的船里,怎么能舍弃呢,正所谓‘天赐的东西不拿,反而会遭殃’,按道理应该吃了它,不能轻易扔掉。”
左右的人领了姜子牙的命令,赶紧让厨师把鱼煮了。不一会儿鱼煮好了献上,姜子牙命人把鱼赐给众将。
过了一会儿,风平浪静,龙舟已经渡过了黄河。
只见四百诸侯知道周兵已经到了,准备前来迎接武王。姜子牙知道武王是仁德的君主,肯定不会欺负其他诸侯;但又怕众诸侯尊称武王,让武王心里不安,这样大事可就办不成了。得先吩咐好了,然后再让他们相见,最好别露出破绽;等打败纣王之后,再做打算。
于是对武王说:“现在船虽然靠岸了,大王先还在船里等着,等老臣先上岸,陈设好器械,整肃好军威,向诸侯展示我们的武力,立好营栅,然后再来请大王。”
武王说:“就听相父的安排。”
姜子牙先上了岸,率领大队人马到了孟津,安下营寨。众诸侯都到中军来见姜子牙。姜子牙迎接他们上帐,互相行礼完毕,姜子牙说:“各位君侯见武王的时候,先别说讨伐君主、拯救百姓这些话,就说是来观察商朝的政治,等打败纣王之后,再商量别的事儿。”
众诸侯都很高兴,都按照姜子牙说的办。姜子牙让军政官和哪吒、杨戬前去迎接武王。
后面又有西方二百诸侯跟着渡过黄河,和武王的车驾一起前进。这可真是天下诸侯会合,和平时可不一样。这场景啥样呢,有诗为证:
今天诸侯在孟津会合,纷纷的杀气布满江边的尘土。旌旗朝着太阳飞舞,上面有龙凤的图案,剑戟迎着霜雪,连鬼神见了都要哭泣。士卒们雄赳赳的,歌颂着太平日子,军民们济济一堂,庆贺遇到了仁德的人。要知道世道该亨通太平了,四海的百姓都在歌颂,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象。
且说袁洪在营里,只见报马启禀说:“现在武王的兵到孟津安下营寨了,还会合了诸侯,请元帅定夺。”
殷破败听了,急忙上前说:“周武是天下叛逆的首领,自从兴兵到这儿,所到之处都打了胜仗;军威特别锐利,元帅可不能轻视,一定要整兵备战。”
袁洪说:“参军说得对,不过姜尚也就是个磻溪的村夫,能有啥本事,都是那些守关的将士不用心,才让他们侥幸成功。参军放心,看我打一仗,让他们片甲不留。”
第二天,姜子牙升帐,众诸侯上帐参拜,夷门伯武高逵说:“启禀元帅:诸侯们六百个都在这儿驻兵,都不敢擅自用兵,就在这儿守着,只等武王大驾来临,听凭武王裁决。今天要是不先抓住袁洪,那他还以为自己很厉害,都不知道上天派来的官吏是不能与之对抗的。希望元帅早点安排。”
姜子牙说:“贤侯说得很好。我得先下战书,然后在孟津会兵,这样才能向天下展示,只有有德行的人才能打败纣王这样的恶人。”
大家都很高兴。姜子牙赶紧写战书,派杨戬到成汤的营里去下战书。
杨戬领了命令,到成汤营前下马,大声喊道:“奉姜元帅的命令,来下战书!”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