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清晨,邬文化上帐领令,出营挑战,倒拖着排扒木,走到周营,大声喊道:“给我传告反叛的姜尚,早点到营门来,洗干净脖子等着被杀!” 话说子牙在中军帐里,突然听到战鼓声响,抬头一看,见一个大汉站在半里之外,惊讶地问众将:“这是从哪里来的一个大汉子?” 众人都过来观看,果然是个好大的汉子,大家都十分吃惊。正打算询问,只见军政官跑进中军报告:“有个大汉,口出狂言,请元帅定夺。” 龙须虎站出来说:“弟子愿意去会会他。” 子牙答应了,吩咐道:“你可得小心点!” 龙须虎领令出营。
邬文化低下头往下一看,哈哈大笑起来:“这是从哪里来的一个虾精?” 龙须虎抬头看邬文化,只见他长相凶恶,有诗为证:
身高数丈体榔头,口似窑门两眼抠。丈二苍须加散线,尺三草履似行舟。
生成大力排山岳,食尽全牛赛虎彪。陆地行舟人罕见,蟠龙岭上火光愁。
邬文化大声喊道:“周营中来的是什么东西?” 龙须虎大怒,骂道:“好你个匹夫!把我当成什么东西!我乃是姜元帅的二徒弟龙须虎!” 邬文化笑着说:“你就是个畜生,一点人样都没有,居然还是姜尚的徒弟!” 龙须虎说:“乡巴佬,快报上名来,杀了你也好记在功劳簿上。” 邬文化骂道:“不知好歹的畜生!我乃是纣王御前袁元帅麾下的威武大将军邬文化。你赶紧回去,叫姜尚来受死,饶你一条狗命。” 龙须虎大怒,骂道:“我奉令特来捉拿你,你还敢多嘴!” 抬手就扔出一块石头。邬文化用排扒木打下来,龙须虎闪身躲开,那排扒木的钉子扎进土里有三四尺深;他急忙拽起排扒木,却被龙须虎对着大腿和腰打了七八块石头;再转身时,又被打了五六块石头;专门打下三路。邬文化身体庞大,转身不灵活,不到一个时辰,就被龙须虎连腿带腰打了七八十下,疼得他受不了,倒拖着排扒木往正东方向跑了。龙须虎得胜回营,来见子牙,把事情详细说了一遍。众将都觉得邬文化空有一身大块头却没啥用,子牙也没有深究其中原因,彼此相安无事。
且说邬文化败走二十里,坐在一处山崖上,又是揉腿又是摸腰的,过了一个时辰,才慢慢走到辕门。左右的人报入中军说:“启禀元帅:邬文化在辕门等令。” 袁洪吩咐:“让他进来。” 邬文化来到帐前,参拜袁洪。袁洪责备他说:“你刚一开战就失利,挫了我们的锐气,怎么就不小心点呢!” 邬文化说:“元帅放心。末将今夜去劫营,一定让他们片甲不留,上报朝廷,也发泄一下我的心头之恨。” 袁洪说:“你今夜去劫营,我来助你一臂之力。” 邬文化收拾准备,准备今夜去劫周营。这是因为子牙的军士有劫难,所以才会有这次失误。正所谓:
一时不察军情事,断送无辜填孟津。
话说子牙没想到邬文化今夜会来劫营。到了二更时分,成汤营里一声炮响,喊声四起,邬文化一马当先,冲进辕门。当时正是黑夜,谁能抵挡得住。他冲开了七层鹿角,撞翻了四方的木栅和挡牌,邬文化用排扒木左右横扫。也是周营的军士有难,可怜被他杀得尸横遍野,血流成河,六十万大军在中军里呼兄唤弟,找爹寻子。再加上袁洪在一旁协助,黑夜里袁洪放出妖气,笼罩住了周营,惊动了多少大小将官。子牙听到有大汉来劫营,急忙骑上四不相,手执杏黄旗,护住自己,只听得杀声震天,心里十分着急。又见那大汉两眼像两盏红灯,众门人都自顾不暇,被杀得孟津的血水都成了沟渠。有诗为证:
姜帅提兵会列侯,袁洪赌智未能休。朝歌遣将能摧敌,周寨无谋是自蹂。
军士有灾皆在劫,元戎遇难更何尤。可惜英雄徒浪死,贤愚无辨丧荒坵。
话说邬文化在夜里劫周营,后面有袁洪助战;周营的将领们睡熟了,被邬文化用排扒木两边横扫,可怜这些将士为国捐躯,这名利又有什么用呢!袁洪骑着马,仗着妖术冲进营中,不管贤愚,这些将士都成了破腹无头的冤魂。武王有四位贤士保驾,狼狈奔逃;子牙也落荒而走;五七门徒借着五遁之术逃走了;那些身披铠甲、手持兵刃的士兵,也难以逃脱这场大灾难!该死的人难以逃脱天数;有生机的人躲开了灾祸。
且说邬文化一直冲杀到后营,来到粮草堆跟前。这里是杨戬守护的地方,杨戬忽然听到有大汉劫营,姜元帅失利,急忙上马查看,见邬文化来势汹汹,想要迎敌,又要顾着粮草,心里生了一计,先救眼下的危机,急忙下马,嘴里念念有词,手里竖起一根草,吹了口气,叫道:“变!” 草变成了一个大汉,头大得像城门,脚踏着地。这大汉什么样呢,有赞词为证:
头有城门大,二目似披缸。鼻孔如水桶,门牙扁担长。
胡鬓似竹笋,口内吐金光。大呼 “邬文化”,与吾战一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