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回 功成身退新程启,小满逐梦再扬帆
清晨,青山村仿若被大自然温柔包裹,一层若有若无的薄雾轻柔地笼着,恰似一幅静谧悠远的水墨画。林小满静立在自家小院,深深地吸了一口满含泥土清新与悠悠茶香的空气,刹那间,过往三年的点点滴滴如潮水般涌上心头,心中不禁泛起一阵难以言说的复杂情绪。
今天,是他在青山村的最后一天,不久之后,他便要奔赴新的岗位,可这一方土地、这些淳朴善良的村民,早已成为他生命中难以割舍的一部分,满心都是眷恋与不舍。
“林干部,你在家吗?”熟悉的声音从院门外悠悠传来。林小满闻声转身,只见王二虎扛着一大袋饱满新鲜、散发着诱人清香的新茶,大步走进院子。“王大哥,你这是干啥呀?”
林小满赶忙快步迎上前去。王二虎把袋子稳稳放下,脸上绽放出憨厚质朴的笑容,说道:“林干部,你这就要走了,咱也没啥贵重东西能送,这是今年头茬新采的茶叶,你带着,路上泡着喝,也算是个念想。”
林小满眼眶瞬间微微泛红,急忙推辞:“王大哥,这我可不能收,你的心意我领了,真的太感谢你了。”
王二虎佯装生气,眉头微皱,提高音量道:“咋了,林干部,你这是嫌少?这可都是我们全家起早贪黑、精心采摘炒制的,是实实在在的心意,你要是不收,就是打我们的脸,看不起我们!”
林小满见此,实在无法拒绝这份沉甸甸的情谊,只好满心感动地收下。
两人正热络地说着话,村里的老老少少、男男女女陆陆续续地汇聚到小院。“林干部,你往后可一定要常回来看看啊!”“是啊是啊,没有你,哪有咱们现在这么好的青山村哟!”
村民们你一言我一语,每一句话里都饱含着浓浓的不舍与眷恋。
林小满目光缓缓扫过这些熟悉亲切的面庞,心中感慨万千,声音微微有些哽咽:“大家放心,青山村早就成了我的第二故乡,这里的一草一木、每一个人我都记在心里,我肯定会常回来的。这几年,多亏了大家毫无保留的支持和配合,咱们才能一起干出这么好的成绩,这份功劳,是属于每一个人的!”
就在此时,一辆车沿着蜿蜒的村道缓缓驶来,稳稳地停在小院门口。车门打开,一位青春洋溢的年轻女孩从车上轻盈地走下来。
她叫苏雨桐,刚刚从大学毕业,满怀憧憬与热情,此次便是来接替林小满,担任青山村新一任扶贫干部的。
苏雨桐身着简约的牛仔裤和干净利落的白衬衫,齐肩短发随着微风轻轻飘动,眼神中透着一股蓬勃朝气与坚定执着。
她步伐轻快地走到林小满面前,身姿挺拔,恭敬地说道:“林大哥,您好!我是苏雨桐,初来乍到,很多地方都不懂,以后还请您多多指教。”
林小满上下打量着眼前这个充满活力的女孩,脸上浮现出温和的笑容,语气温和地说:“苏雨桐,欢迎你来到青山村。这里的工作可不轻松,条件也比较艰苦,但我相信,只要你怀揣着一颗热忱的心,脚踏实地去干,就一定能把工作做好。要是有什么不懂的、不明白的,就多向村民们请教,他们在这片土地上生活了一辈子,有着最丰富的经验,都是最好的老师。”
苏雨桐用力地点点头,眼神中满是坚定:“我一定会努力的,林大哥,您能跟我讲讲青山村目前的情况和这些年的发展历程吗?我想尽快熟悉起来。”
于是,林小满带着苏雨桐和一众村民来到村委会。村委会的会议室里,墙上挂满了记录青山村发展的图表和照片。
林小满站在一幅巨大的生态茶园规划图前,详细地介绍起来:“这是我们的生态茶园规划图,最开始,茶园面积还不到一百亩,茶叶品种也很单一。经过这几年的努力,大家一起开垦荒地、改良土壤,现在茶园的面积已经扩大到了五百亩,茶叶品种也增加了好几种,像龙井、碧螺春、毛峰,在咱们这儿都种得有模有样,而且品质一点都不比外面的差。”
林小满一边指着图表,一边耐心地讲解,言语间满是自豪。苏雨桐听得十分认真,眼睛紧紧盯着规划图,不时地在笔记本上记录着关键信息,还不时提出一些问题,林小满都一一耐心解答。
“还有,村里的茶叶加工厂现在已经走上正轨,从最初简单的手工炒制,到现在引进了先进的机械设备,实现了半自动化生产。但咱们不能满足于此,还得不断创新,研发新的茶叶产品,提高茶叶的附加值。乡村旅游这一块,发展得也很不错,每到采茶季,游客们都蜂拥而至,体验采茶、制茶的乐趣。不过,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我们可以进一步完善旅游设施,开发更多特色旅游项目,让游客来了就不想走。”林小满接着说,眼神中闪烁着对青山村未来发展的美好期许。
苏雨桐抬起头,眼中同样闪烁着光芒,坚定地说:“林大哥,您放心,我一定会好好努力,接好您手中的接力棒,让青山村发展得更好,不辜负您和村民们的期望。”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