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对于子女的教育,阿姨更是用心良苦。她注重培养孩子的品德和良好的生活习惯,每天都会抽出时间陪孩子一起阅读经典书籍,在阅读的过程中,引导孩子去思考书中的道理,明白什么是对,什么是错。
孩子小时候有一次在外面玩耍,不小心把邻居家的花盆打碎了,吓得不敢回家。阿姨知道后,并没有责骂孩子,而是拉着孩子的手,耐心地说:“宝贝,做错了事咱们可不能逃避呀,要勇敢地去承担责任哦。”
接着,她带着孩子主动去邻居家道歉,并且让孩子用自己的零花钱买了一盆新的花赔给邻居。
邻居看到阿姨这样教育孩子,都夸赞不已,孩子也从这件事中深刻地明白了要勇于担当的道理。
在日常生活中,阿姨还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她自己就特别注重环保,出门总是自带环保袋,看到地上有垃圾也会主动捡起来。
有一次,小区组织环保公益活动,阿姨不仅自己积极参与,还带着孩子一起,手把手教孩子如何分类垃圾,如何向其他居民宣传环保知识。
孩子在她的影响下,也养成了爱护环境的好习惯,在学校还积极参加环保活动呢。
而且阿姨对待他人总是充满善意,小区里有老人提着重物,她都会主动帮忙提上楼。孩子也跟着她学会了乐于助人,经常在学校帮助同学,有一回,班里有个同学生病请假了好几天,孩子主动帮同学整理笔记,还利用课余时间去给同学补课,深受老师和同学们的喜爱。
如今,阿姨的公婆身体状况越来越好,每天都乐呵呵的,一家人的生活其乐融融。丈夫的事业顺风顺水,孩子也即将步入理想的大学,开启人生新的篇章,整个家庭都洋溢着幸福和希望,真真切切地展现了好媳妇是如何旺三代的。
然而,现实生活中也不乏恶媳妇的存在,她们的行为给家庭带来的往往是无尽的伤痛与阴霾,影响深远。
就拿王奶奶家的儿媳妇小赵来说吧,她自从嫁进来后,对公婆就没有过好脸色。
王奶奶身体不太好,患有心脏病,行动也不太方便,平日里需要人多照顾着点。可小赵不仅不主动帮忙,还总是嫌弃王奶奶累赘。
有一回,王奶奶不小心在客厅摔了一跤,坐在地上半天起不来,呼喊着小赵帮忙扶一下。
小赵当时正在房间玩手机,听到声音后,不耐烦地走出来,嘴里嘟囔着:“怎么这么不小心啊,天天净给人添麻烦。”
王奶奶带着一丝哀求说:“小赵啊,妈起不来了,你快扶我一下呀。”
小赵却极不情愿地伸手拉了一下王奶奶,力气大得差点又把老人拽倒,王奶奶疼得直皱眉,“哎呦,你轻点呀,疼死我了。”
小赵却丝毫不在意,白了王奶奶一眼,没好气地说:“我这不是扶你了嘛,自己也不小心着点儿,哼。”
说完,转身又回房间去了,留下王奶奶一个人在那暗自伤心,眼里满是无助和委屈。
王奶奶心里委屈极了,忍不住抹起了眼泪,可小赵听到哭声后,还从房间里探出头来不耐烦地说:“哭什么哭呀,多大点儿事儿,摔一下又没怎么样,别在这儿嚎了,烦死了。”
这让王奶奶更是心寒,只能强忍着眼泪,慢慢地往沙发那边挪去,好半天才艰难地坐了上去,整个人像是被抽走了精气神一样,愈发显得虚弱了。
吃饭的时候,小赵也从不考虑老人的口味和身体状况。王奶奶牙口不好,吃不了太硬的饭菜,可小赵经常就做些年轻人爱吃的硬菜,像那种炒得干巴巴的牛肉,嚼都嚼不动,还说:“我们都吃得好好的,就您事儿多,爱吃不吃呗。”
王奶奶无奈地说:“小赵啊,妈这牙口实在不行,吃不了这硬菜呀,你能不能给我做点软和的。”
小赵不耐烦地回道:“做软和的多麻烦啊,我哪有那闲工夫,您就凑合着吃呗。”
有时候王奶奶实在没办法,只能就着汤泡着饭勉强吃几口。小赵还嫌王奶奶吃得慢,总是催促着:“您快点吃呀,吃完我还得收拾呢,别磨蹭了。”
这让王奶奶心里特别难受,每顿饭都吃得胆战心惊的,长此以往,身体越来越差,精神也变得萎靡不振。
有一次,王奶奶实在吃不下小赵做的硬菜,就悄悄多喝了几口汤,结果小赵看见了,没好气地说:“光喝汤能饱啊,您要是不想吃就别吃了,别浪费粮食呀,我做顿饭也不容易呢。”
王奶奶委屈地说:“我这牙口不好,实在咬不动啊,小赵,你就体谅体谅妈吧。”
小赵却冷哼一声说:“体谅您,谁来体谅我呀,天天伺候你们还不落好,哼。”
王奶奶听了这话,默默地放下碗筷,再也没了胃口,回房间暗自落泪去了。
在夫妻相处方面,小赵也是个十足的“火药桶”。她丈夫工作很辛苦,每天早出晚归,就想着多挣点钱让家里日子好过些。
可小赵却觉得丈夫给她的陪伴太少了,只要丈夫一回家,她就开始各种抱怨、数落,不管丈夫有多累,都得听她发泄一通。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