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息时代,碎片化的信息传播方式使得情绪化、简单化的内容更容易吸引眼球。网红博主对文艺电影的片面批评能迅速传播,而资深影评人陈老师的专业分析却无人问津。
陈老师坐在堆满电影书籍的书房里,对着电脑屏幕逐字逐句地斟酌,撰写了一篇深度影评,从艺术价值、拍摄手法到文化内涵,全面分析了一部新上映的文艺电影。
与此同时,一位网红博主坐在布置得极具网红风格的房间里,对着摄像头发布了一条短视频,言辞激烈地批评这部电影:“家人们,这部电影真的太烂了!又臭又长,完全看不懂,看了简直就是浪费时间!千万别去看!”这条简单粗暴的短视频迅速在网络上传播开来,获得了大量点赞和转发。
陈老师的专业影评虽然有理有据,但在铺天盖地的情绪化言论下,几乎无人问津。
从传播学角度讲,情绪性信息更容易引发共鸣和分享,形成传播热点,而理性观点则在这场信息传播的竞争中处于劣势,导致真理被淹没在喧嚣的舆论之中。
有理之人辩不过小人,并非因为真理本身的无力,而是在这场特殊的“辩论”中,小人利用人性弱点、诡辩技巧以及社会环境因素,构筑起一道道阻碍。
但我们必须坚信,真理或许会在一时的口舌之争中被掩盖,但终会在时间的沉淀和理性的审视下,绽放出它应有的光芒 ,让是非对错得以明晰。
喜欢直击人性请大家收藏:(www.2yq.org)直击人性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