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
“也是,你阿兰台可是我瓦剌军中的忠臣良将。”
“更是协助太师掌管鞑靼一族的部族首领。”
“崇敬太师是正常的。”
“俺可以理解。”
阿剌知院说着。
“是的,知院大人。”
“属下对太师的尊崇,用汉人的话怎么说来着。”
“什么之水,滔滔不绝的。”
阿兰台连忙接下话茬说着。
“是对太师的尊崇,如滔滔之水,连绵不绝。”
阿剌知院纠正道。
“对对对,就是这样。”
“知院大人,就是这样,就是这样啊!”
阿兰台说着。
“哈哈哈哈!”
“好,你阿兰台既有此心,很好。”
“既然太师让你当鞑靼首领,那必然是看重于你。”
“现在,你看到了吗?”
“那个该死的宣府总兵杨洪,亲自来了龙门卫坐镇。”
“甚至是不惜身先士卒!”
“已经打退我军几次进攻!”
“阿兰台,你以前是鞑靼大将,和杨洪交手不少。”
“俺听闻,你鞑靼部与杨洪是有着血海深仇的。”
“今天,俺就给你一个机会,一个报仇的机会。”
“让你亲自去杀了杨洪!”
“他一个宣府总兵可以身先士卒,我瓦剌能落后吗?”
“你鞑靼能落后吗?”
“此刻,正是你这个鞑靼首领鼓舞士气,鼓舞军心之时。”
“你,带着本部兵马,冲杀上去。”
“俺会让其他的攻城部队全力配合于你。”
“有鞑靼首领亲自冲杀,这龙门卫,必定会被攻破!”
“杨洪,也定然会被你阿兰台一举斩杀!”
“如此,日后本知院必定亲自在太师面前为你请功。”
阿剌知院说着。
“啊?”
“我吗?”
“知院,这?”
阿兰台顿时傻眼了。
此刻,他恨不得狠狠抽自己两巴掌。
再缝上自己的嘴。
自己闲的没事多什么嘴啊,这下好了。
“怎么,你不愿意?”
阿剌知院冷冷的看着他。
“不不不!”
“自然愿意!”
“知院大人但有所命,阿兰台必定遵循。”
“那就去吧!”
龙门卫堡垒。
宣府总兵杨洪端坐于一张宽大的太师椅上,正闭目养神。
他右手边立着一杆长枪。
两侧,是杨家的亲卫老卒,正笔直的矗立着。
“报!”
“将军,瓦剌军又杀上来了。”
“这一次人数更多了,好像鞑靼部的士卒也参战了。”
听着禀报,杨洪睁开双眼,豁然起身,提起长枪便大步走了出去。
身后,一众亲卫紧紧跟随,皆默然不语。
这些老卒,跟在这杆长枪身后,曾一度大杀四方。
今日,这些鞑子打上门。
他们同样可以和往常一样,大杀四方。
......
顺天府,紫禁城。
“你的意思是,王振招供了?”
“他愿意认罪?”
乾清宫内,刘禅端坐其上。
饶有兴致的看着下方跪伏于地的锦衣卫指挥使,开口问道。
“是的,陛下!”
“王振所言,愿意签字画押!”
“同时他还说,他有一批依靠这些年各种手段得来的金银财宝。”
“但是被其藏匿了起来!”
锦衣卫指挥使马顺说着。
“金银财宝?”
“藏匿?”
“有点意思!”
“听王振所言,是在威胁你们锦衣卫啊。”
“马顺,你就任由他在诏狱大放厥词?”
刘禅眉头一挑,继续说着。
“回禀陛下,王振所言是否属实。”
“属下现在也尚未明确查证。”
“但是凭借属下查探王振案的情况看,可以确定一件事。”
“那就是,王振这些年,凭借这些年他的手段,以及大肆倒卖军械所获得的赃款。”
“他手中,的确有一批数量不菲的金银。”
“但是他若是不说,我们很难查的到。”
“同时,王振还扬言,他还有一众党羽,潜藏在暗处。”
“只要他不说,我们锦衣卫是无论如何都查不到的。”
马顺说着。
“哈哈哈哈!”
“这王振倒是有些气魄,身在诏狱还敢如此嚣张。”
“朕倒是有些不明白,马顺,凭借你们锦衣卫的手段,还撬不开王振的嘴?”
刘禅笑着说道。
“陛下,锦衣卫可以撬开他的嘴。”
“但是,种种手段,王振受不住!”
“若是陛下想要一切,臣必定肝脑涂地,也要为陛下撬开王振的嘴。”
“但是,此事兹事体大,臣不敢擅自决断。”
“还请陛下定夺。”
马顺拱手道。
“朕定夺,有意思。”
“马顺,朕可是听闻,无论是谁,只要进了诏狱。”
“那他是竖着进,就得横着出。”
“怎么着,今天的锦衣卫,反而还畏手畏脚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