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大川的‘新生’对罗芸青的影响不大,她一心一意搞自己赚钱的事业。
第二天一大早,她把周大娘接了进来,因为她带来了新生意。
“大娘,这家厂子确定是每个季度都要吗?”
周大娘笑眯眯地点了点头:“没错没错,平市绢丝厂虽然没有我女儿这个丝绸厂的人多。”
“但他们这一块,我外甥女婿做得了主。”
“你这东西好,过年的时候我给了他几套,他带回去给家里人分着用了。”
“这不?寻尾巴了。”
她的东西当然好。
如果没有这个自信,罗芸青就不会准备这么多的材料。
这些日子,军嫂们可没空着。
现在她们去挖药,不仅仅是到部队的山上,部队周边二三十公里的地方,她们也会去。
每天早上,三五成群,天蒙蒙亮就骑着自行车出发了,天黑才回来。
辛苦是辛苦,但每人每天都能赚好几块钱。
每个季度两千块手工皂、两千瓶洗头膏都没事,只是这运输有点问题。
罗芸青决定还是先说清楚更好。
看着一脸期待的周大娘,她开了口:“大娘,若是要送货,恐怕价钱得涨一些。”
“不用、不用。”
周大娘笑着连连摆手:“他们厂里的货车每周都会来丝绸厂送货,到时候直接带走。”
那这就没问题了。
罗芸青点点头:“那到时候叫你女婿过来签个协议,这个季度的货,随时可以拉。”
“您这,还是一份一毛的提成,可以吗?”
当然可以!
周大娘连连点头:“可以可以。”
“他后天就送货过来,取货不急,过几天没事。”
今年的第一批手工皂可以出货了,反正原材料都有,两千瓶洗头膏三天就可以完成。
“那行,到时候您只管带他来。”
又有一单生意。
而且是固定的生意。
或许不能永远,但眼前的销路肯定是没问题了。
得到这个消息,中午收药材回来的杨英和伍小玲都高兴得跳了起来。
“马上开工!”
做洗头膏,有王如花在,有杨英和伍小玲协助,罗芸青只要联系包装的事。
而包装盒的定制和采购,有吴主任呢。
果然,他一口就答应了。
“没问题,你这包装瓶子已经有固定的模型了,两天后就让你五叔帮你拉来。”
太好了。
罗芸青笑如春花:“谢谢二叔。”
这有什么好谢的?
吴主任知道,自从认了这个侄女后,吴家的日子是越过越好了。
“青青,我可能要挪一挪位子了。”
哦?
罗芸青眼睛亮了:“二叔,要调哪去?”
“市委组织部。”
那地方,不是之晴她二叔在当一把手吗?
看来,宋之晴又帮她了。
“二叔,那恭喜你。”
“不过请允许侄女提醒一句,凡事别冒尖,现在时局不稳。”
吴主任心中一跳:【难不成,小侄女又有什么内部消息不成?】
“好,我都听你的。”
“文旗公社这里,你有事也别担心,汪建生是我的人。”
汪建生原本是文旗公社的副主任,没有人知道,他与吴主任是表亲。
虽然血缘不近,但汪家是靠着吴家的提点才上来的,而且这个汪建生后来出息也不小。
上辈子罗芸青在丝绸厂工作多年,有林大川的关系,与地方领导接触得不少。
这个人,她很清楚。
县官不如现管,强龙难压地头蛇。
罗芸青点点头:“好,谢谢二叔。”
第二天,周大娘的外甥女婿按时来签约了,而且一签就是两年。
这种大单子,罗芸青一般都是以一团的名义去签的,协议上盖的也是部队后勤的公章。
“团长,以后的收入给团里提两成。”
郑团长听后眼一瞪:“我堂堂一个团级单位缺你那几块钱?”
“不用了,你解决了家属的就业困难,已经是对部队做了大贡献。”
罗芸青知道,离个人公开做生意还得好几年呢。
共同致富,才能长久。
想做大做强,就得有靠山。
一念至此,她一脸真诚地说道:“团长,我不是有钱多得没地方去,而是要借助部队的力量。”
“我所用的药材,都是部队山上挖的或种的。”
“没有部队首长和官兵的支持,我赚不了这么多钱。”
“其次,我知道部队经费有限,许多有困难的战士团里都没有经费去帮助他们。”
“我想按比例提一笔钱出来,设立一个困难官兵帮扶基金。”
“只要是在咱们团服役的军人,不管他是谁,家里或他们家人有个天灾人祸的,就给予一定的救助。”
“另外,也可以设一些奖项。”
“只要是年终总结评上先进的,除团里的奖励外,再从这笔钱里拿出一部分奖励他们。”
“还有,以后团里凉茶的钱,我不收了,这钱就留着给战士们加个餐。”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