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
另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已经悄然打响。
全球的目光如同无数探照灯,聚焦在那片燃烧的废墟和那个以一己之力改写战局的东方少年身上。
但很快,在某些力量的精心引导下,震惊与敬畏开始悄然变质,化为疑虑,猜忌,乃至……
恐惧。
伦敦,泰晤士河畔,BBC全球新闻演播厅灯火通明。
主持人詹姆斯,一位以冷静客观着称的资深媒体人,此刻正襟危坐,他的对面是皇家战略研究所的首席顾问,艾伦爵士。
两人面前的虚拟屏幕上,播放着经过“技术处理”的海神港毁灭片段,刻意模糊了陆凡的身影,却放大了爆炸的惨烈和钢铁的扭曲。
“艾伦爵士,”詹姆斯的声音沉稳,带着恰到好处的忧虑,“我们刚刚目睹了海神港,这座象征着北美海军力量的堡垒,在极短时间内化为乌有。根据目前掌握的零星信息,这似乎与那位来自华夏的年轻超能者——陆凡有关。您如何评估这次事件对全球安全格局可能带来的影响?”
艾伦爵士扶了扶单片眼镜,花白的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
他轻咳一声,语气缓慢而权威,仿佛在阐述一个不容置疑的真理。
“詹姆斯,我们必须认识到,力量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受控制的力量。”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镜头,仿佛在与全球观众进行一场严肃的对话。
“这位年轻的华夏少将所展现出的力量,无疑已经超越了我们目前已知的任何个体。”
“这固然在对抗深渊威胁时可能具有积极意义,但其行为方式……坦率地说,缺乏必要的约束和对国际规则的尊重。”
“我们看到,他在科罗拉多战场,对已经失去抵抗能力的士兵进行了无差别攻击,这严重违背了《日内瓦公约》的基本精神。”
“紧接着,他又悍然摧毁了海神港……这种单方面的、毁灭性的行动,无疑给本就脆弱的国际关系蒙上了一层厚厚的阴影。”
艾伦爵士的措辞非常谨慎,他没有直接谴责,而是巧妙地将话题引向了“失控的力量”和“国际规则”, subtly地将陆凡的行为定性为对现有秩序的破坏。
“为了维护全球的稳定,”他最终总结道,“国际社会,特别是主要大国之间,亟需建立一个有效的沟通机制,共同商讨如何应对这种……可能威胁到全人类未来的‘超级个体力量’。任何单边主义的行动,都是极其危险且不负责任的。”
这番看似“客观中立”的评论,通过BBC强大的全球传播网络,迅速传遍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许多不明真相的观众,在权威专家和主流媒体的引导下,开始对陆凡的力量产生疑虑和担忧。
紧接着,东亚的焦虑被迅速点燃。
樱花,NHK新闻直播间,气氛紧张。
主持人一脸凝重地连线防务省高级顾问佐佐木。背景屏幕上,播放着陆凡在白宫废墟上的画面,旁边则滚动着“华夏军事力量急剧膨胀,周边安全面临严峻挑战”的醒目标题。
“佐佐木先生,”主持人语速急促,“陆凡在北美展现出的毁灭性力量,无疑对东亚乃至整个印太地区的战略平衡构成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我们不禁要问,这是否意味着华夏将采取更加强硬的对外政策?这对我国的国家安全意味着什么?”
佐佐木,一个戴着金边眼镜,面容严肃的中年人,对着镜头深深鞠了一躬,随即抬起头,眼神锐利。
“主持人,国民们,我们必须正视眼前的现实!华夏这位年轻少将所拥有的力量,已经远远超出了常规军事力量的范畴!”
“这不仅仅是对北美的挑战,更是对整个东亚地区现有安全秩序的颠覆!”
他话锋一转,语气中带着明显的警惕和……煽动性。
“我们不能忘记历史的教训!一个缺乏制约的强大力量,往往会带来不可预测的灾难!尤其是在我们这位……邻居身上,我们更需要保持高度警惕!”
“此次事件再次证明,强化同盟,提升自身防卫能力,是保障我国国家安全与地区和平稳定的唯一选择!”
“我们必须与我们的盟友紧密合作,共同应对这一……可能改变未来的重大变局!”
佐佐木的发言,巧妙地将陆凡的个体行为上升到国家层面,将“华夏威胁论”再次推向高潮,并借机强调了美日同盟的重要性。
这种论调在日本国内引发了广泛讨论,也加剧了周边国家的紧张情绪。
南亚次大陆,新德里。
天竺时报的评论版面则呈现出更加复杂和暧昧的态度。
着名战略分析家拉杰什·辛格撰写了一篇题为《东方巨龙抑或失控猛兽?陆凡现象对地缘政治的深远影响》的长文。
文章一方面承认了陆凡所展现力量的惊人,认为这标志着东方力量的强势崛起,打破了长期以来由西方主导的国际秩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