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名梗与野史,既是晋朝贵族政治腐败、社会畸形繁荣的缩影,也折射出乱世中个体命运的荒诞与无奈。】
【从“何不食肉糜”的昏聩,到斗富杀人的奢靡,再到清谈误国的虚无,最终在八王之乱和五胡乱华中崩塌。】
【一部晋朝史,半部荒唐言。】
【而名士们或嗑药裸奔、或搬砖自虐、或演技全开的背后,实则是那个华丽血时代的精神困局。】
“晋朝,是一个癫狂的朝代啊!”
房玄龄看到这里,捋了捋胡须,感慨万千地说道。
《晋书》正是由他主持编撰的,由于史料散佚不全,他们不得不从各种杂史、野史、笔记小说中搜集资料。
这就为《晋书》的“魔幻”色彩埋下了伏笔,导致后世研究晋朝时总会被惊讶到。
【东晋讲完了,我们来聊聊和东晋同时期的十六国吧!】
【由于势力太多,博主挑选了三个明君和三个昏君,咱们来看一下。】
【第一个明君,他就是东晋十六国时期汉国开国皇帝,汉光文帝刘渊!】
“什么?!”
“汉光文帝???”
汉光武帝刘秀顿时傻眼了,目瞪口呆地看着天幕。
什么情况?
之前天幕说过刘渊建立了汉赵,但是这个谥号是什么情况?
汉光文帝?
这是冲着他来的啊!
好一个刘渊,真行!
【刘渊是南匈奴左部帅刘豹之子,母为匈奴贵族呼延氏。】
【刘渊先祖为匈奴冒顿单于,是汉高祖嫁出去的和亲公主的后代,故改姓“刘”,自诩“汉室之甥”。】
“咦?”
“原来刘渊还真有我大汉血统?”
汉高祖刘邦一愣,不可思议地说道。
虽然和亲的公主不是他的亲生女儿,乃是从宗室中挑选出来的。
但是,你别说!
这刘渊姓刘还真没毛病!
有说法的!
【刘渊幼年习儒,被送至西晋都城洛阳学习,精通《诗经》《尚书》《左传》,深受汉文化熏陶。】
【他喜欢结交名士,与名臣王浑、李熹等交好,晋武帝司马炎曾欲命其平吴,因孔恂谏阻“非我族类”作罢。】
“从小饱受汉家文化熏陶,这刘渊虽然出身匈奴,但是和汉人无异。”
汉武帝刘彻看到这里,感慨万千地说道。
看来人的出身并不能决定性格和成就,生长的环境因素才是最重要的!
【279年,刘渊的父亲刘豹死后,刘渊接掌匈奴五部中的左部。】
【290年,成都王司马颖为争夺皇权,拉拢刘渊为“宁朔将军”,命其率匈奴兵助战。】
【304年,司马颖被围困邺城,刘渊以“回并州召集援军”为名,脱离西晋控制。】
【刘渊返回左国城后,被匈奴贵族推举为大单于。】
“这是放虎归山啊!”
秦始皇嬴政目光一凛,沉声说道。
这司马家族的人是不是脑子有问题,这都能放人回去?
【刘渊宣称“汉有天下久长,吾汉氏之甥,约为兄弟”,以“复汉”为旗号收拢人心。】
【304年十月,刘渊于左国城称汉王,国号“汉”,仿汉制设百官。】
【刘渊派刘曜、刘聪等人攻占太原、泫氏、屯留等地,击败并州刺史司马腾,控制山西大部分地区。】
“这刘渊该不会是和吾学习的吧?”
刘备看到这里,面色古怪地说道。
他当初以“皇叔”的身份,以复兴汉室的口号,才白手起家的。
这刘渊倒也真行,有样学样,还真给他干起来了!
【308年十月,刘渊在平阳(山西临汾)称帝,改元“永凤”。】
【刘渊追尊刘禅为孝怀皇帝,立汉高祖以下三祖五宗为祀。】
【三祖包括汉太祖刘邦、汉世祖刘秀、汉烈祖刘备。】
【五宗涵盖汉太宗刘恒、汉世宗刘彻、汉中宗刘询、汉显宗刘庄、汉肃宗刘炟。】
“咦?”
“这刘渊虽然是匈奴人,但也算是延续我汉室了!”
汉文帝刘恒眉毛一扬,惊讶地说道。
好家伙,刘汉的三祖五宗都给你整出来了!
这可都是被天幕认定为明君的汉家皇帝啊!
刘渊这小子,有眼光!
【刘渊即位后,开始全面攻打晋朝。】
【他派遣石勒东征河北,王弥攻略青徐,刘聪南攻洛阳。】
【309年,刘渊两度围攻洛阳,震动西晋朝廷。】
【刘渊实行胡汉分治,设左、右司隶治汉民,辖43万户,】
【设单于台统匈奴诸部,分“六夷”匈奴、羯、鲜卑等,为10万落。】
【刘渊重用汉臣,以崔游为御史大夫,朱纪领尚书令,建太学、定礼乐。】
“竟然还有模有样,真让他搞成了?”
汉光武帝刘秀看到这里,瞠目结舌地说道。
果然能够被天幕评为明君的皇帝,都不是简单之辈!
这刘渊能够在乱世中成就一番霸业,个人能力绝不输刘备!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