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身之后,陈奇瑜望着手中的圣旨,从此刻起,他陈奇瑜肩负起了大明五省的安危,成为整个大明最大的封疆大吏!
走马上任后,陈奇瑜一刻也不敢耽搁。他知道当前局势如同一团熊熊燃烧的烈火,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他迅速以八百里加急檄调各路官军会师陕州。在陕州的军帐内,烛火摇曳,光影在墙壁上晃动,营造出一种紧张而又压抑的氛围。陈奇瑜站在巨大的军事地图前,神色严峻,目光如炬地审视着地图上的每一个细节。他的手指在地图上缓缓移动,从山川河流到关隘要道,从义军的分布到官军的集结点,每一处都不放过,口中念念有词,心中飞速构思着作战计划。此时,各路将领陆续到齐,他们身着戎装,神色严肃,营帐内弥漫着一股肃杀之气。陈奇瑜抬起头,目光如鹰般扫过众人,大声说道:“诸位将军,如今贼势猖獗,犹如恶狼猛虎,对我大明江山造成了严重的威胁。但圣上信任,委我重任,将五省军务交予我们。我们肩负着保卫大明、守护百姓的重任,必须齐心协力,同仇敌忾,剿灭逆贼。诸位,可有信心?”将领们纷纷抱拳回应,声音震天:“愿听总督大人调遣,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彼时,老回回马守应等五大营义军(简称革左五营)如同狡黠的狐狸,从湖北进入四川后又折返,分兵三路,行踪飘忽不定,让各路明军多次合围失败。陈奇瑜得知消息后,心急如焚,怕义军必如野草般蔓延坐大,到时候局势会更加难以控制。经过一番研究,他决定率领麾下战斗力最强的延绥总兵胡翠莲的第一旅,亲自骑马赶赴均州,亲临前线,现场指挥作战。为了赶路,他和胡翠莲率领骑兵先行,步兵在后跟进,一路尘土飞扬,马蹄声急。一旅旅长王月花率领的步兵因为没有马匹,只能与骑兵部队脱节,在后缓缓行进。陈奇瑜不顾疲惫,日夜兼程,快马加鞭到达均州后,一刻也没有停歇,立刻传令四位巡抚带兵前来汇合,准备联合讨伐革左五营。十日后,王月花率领第一旅赶到,但四位巡抚却仅有卢象升带五百名骑马家丁赶到,其他三位巡抚正带领大队人马在路上,至于何时能到?那是遥遥无期。此时陈奇瑜站在点将台上,望着台下集结的军队,心中既有担忧,又有一丝期待。他转头对身旁的卢象升说道:“象升啊,此次战事至关重要,关乎我大明的兴衰存亡,咱们务必全力以赴,不可有丝毫懈怠。你我皆深受皇恩,定要为陛下分忧,为百姓谋太平。” 卢象升目光敏锐,回礼道:“督帅大人放心,卑职定当追随督帅拼死一战,不获全胜,绝不收兵。”
随后,陈奇瑜与卢象升一同率军对义军紧追不舍,接连展开了十多次激烈的战斗。最后革左五营被迫只能集中兵力在和家明沟附近与追上来的陈奇瑜部决战。战场上,农民军喊杀声震天,冒着胡翠莲指挥的第一旅的枪炮射击猛冲明军阵地。第一旅四周硝烟弥漫,枪炮声震天,仿佛整个天地都被战火点燃。此战,胡翠莲率领的第一旅下辖的两个团是战斗的主力,他们借助燧发枪的密集火力,将冲上前来的起义军打得鲜血飞溅。陈奇瑜骑在高头大马上,为了安全并未穿戴文官服饰,而是身着棉甲(为了轻便穿的是未镶嵌甲片的棉甲),手持长剑(文人专属,砍不动盔甲;武将一般至少佩戴腰刀,实用),剑身上镶嵌着几颗宝石,阳光普照下闪烁着七彩光芒。他大声呼喊着鼓舞士气:“将士们,为了大明的江山,为了陛下的信任,为了天下百姓的安宁,杀贼!” 胡翠莲所部明军在他的激励下(实际上是因为战前为了激励士气,陈奇瑜提高了贼寇首级的赏格),士气大振,奋勇向前,如猛虎下山般将一排排铅子、弹丸射向对面冲来的起义军。经过半日苦战,革左五营兵败,胡翠莲趁敌军败退士气大跌、阵型混乱之际,率领三百侦查骑兵营突击,卢象升这位文官居然舞动大关刀也率领五百家丁出击,彻底击溃革左五营。此战明军共斩获贼兵首级达一千七百多,取得了巨大的胜利。看着堆积如山的首级,陈奇瑜脸上露出了一丝欣慰的笑容。
此战胜利后,陈奇瑜没有丝毫懈怠。他深知“除恶务尽”的道理,乘胜追击,力求全歼贼首。遂率副总兵刘迁等人搜索被打散的流寇首领及骨干骑兵。很快刘迁带领手下的士兵,如同猎犬般敏锐地察觉到了起义军的藏匿踪迹,成功抓获了一名外出打探消息的义军的小头目。陈奇瑜得知后,亲自审讯。他红着眼睛紧紧盯着这名小头目,犹如老鹰盯着猎物一般,恶狠狠地问道:“你们的首领都藏在哪里?如实招来,可免你一死。若有半句假话,休怪我刀剑无情。” 小头目吓得浑身发抖,脸色苍白如纸,豆大的汗珠从额头滚落,但却死咬着牙不说话。于是享受了一顿明代版的“大记忆恢复术”,这名小头目享受完因为太过激动,只能哆哆嗦嗦地说出了义军首领们的藏身之处。陈奇瑜根据线索,派遣胡翠莲率领侦察骑兵营立刻出击,成功抓获在一个废弃的村庄中藏匿的义军首领十二人和一百多个骨干骑兵。但革左五营的核心人物革里眼贺一龙等五人却迟迟没有落网。为了彻底消灭这股义军,让他们再无翻身之力,他派延绥总兵胡翠莲率领全员装备燧发枪的第一旅持续搜山。胡翠莲抱拳说道:“大人放心,末将定不辱使命,定将这些逆贼追剿到底,一个都不放过。”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