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鸾笑嘻嘻地说:“俺元帅可是奉天承运,征讨东进五关,拯救百姓,讨伐罪人,会合天下诸侯,到商地观政呢!
这五关都进了三个啦,你居然还敢违抗天兵天将,快快倒戈投降,饶你不死哦!要是等关破那一天,可就玉石俱焚啦,到时候后悔都来不及哟!”
余达一听,气不打一处来,摇晃着长枪,直扑太鸾,手中的刀也迎了上去。这二将大战了二三十个回合,余达拨转马头就跑。
太鸾在后面紧紧追赶。余达听到脑后马蹄声响,赶紧挂下枪,取出撞心杵,反手一杵,不偏不倚,正打中太鸾的脸。
太鸾一个跟头从马鞍上翻了下来,好不可怜。这余达啊,把太鸾一杵打下马来,又补了一枪,结果了他的性命,还把首级给砍下来,举着鼓进关去见父亲请功,把首级挂在关上示众。
那些败兵回去见子牙,报告太鸾已死的消息,子牙心里很不高兴。第二天,子牙升帐,只见苏护上帐来,想要去取关,子牙就答应了。
苏护骑马上阵,来到关下叫战。哨马把消息报给余化龙,余化龙就派次子余兆出关迎战。苏护问:“来者何人?”
余兆回答:“俺乃余元帅的二儿子余兆是也!你是哪位呀?”苏护说:“俺可不是别人,俺是冀州侯苏护!”余兆说:“哎呀,老将军,末将不知道您是老皇亲啊!”
老将军作为皇亲国戚,世代蒙受国家的恩泽,理应共同守护国家的疆土,以图报效国家,怎么能忘却椒房之宠,突然间起兵造反,去帮助叛逆之人呢?
这实在是将军所不应该做的啊!一旦武王失去了依靠,到那时被擒获,身受杀戮,国家灭亡,留下千古的笑柄,追悔莫及啊!所以,将军您应该迅速倒戈,这样或许还能转祸为福呢!
苏护听后勃然大怒,他认为天下的大势已经有八九成不属于商朝了,难道仅仅凭借一个潼关就能保住商朝的江山吗?于是他纵马摇枪,直接冲向余兆。
余兆见状,手中的长枪急速挥舞,匆忙迎战。两匹马一来一往,还没交战到十个回合,余兆突然取出一面杏黄色的旗帜一展,只见那旗帜发出一道金光,如同闪电一般,令人眼花缭乱。瞬间,余兆连人带马都消失不见了。
苏护茫然不知所措,急忙四处张望,这时他突然感觉脑后有马蹄声传来,他慌忙转身,却已经太迟了。余兆的长枪如闪电般刺中了他的胁下,苏护惨叫一声,翻鞍落马,他的魂魄已经飘向了封神台。
余兆取了苏护的首级,得意洋洋地进入关内,去见他的父亲报功。余化龙见儿子如此英勇,心中大喜,将苏护的首级悬挂起来,以示庆贺。
且说姜子牙这边,得知苏护战死的消息后,心中着实悲痛。苏护的长子苏全忠得知父亲的死讯后,痛哭流涕,他冲上营帐,请求姜子牙允许他为父报仇。姜子牙无奈之下,只得应允。
苏全忠领命后,立即来到关下叫阵。守关的士兵见状,急忙将消息报入关中。余化龙闻报后,命令他的第三个儿子余光出关迎战。苏全忠远远望见关中出来一名少年将领,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怒火。
苏全忠眼中燃烧着汹汹怒火,切齿咬牙,那暴喝之声要震碎苍穹:“你可是余兆?快来领死!”
对面那员敌将,却是冷笑一声,昂首回应:“非也!吾乃是余元帅三子余光也!”
苏全忠听闻此言,胸膛之中的怒火瞬间被撩拨到极致,当下怒发如雷,猛地纵马摇戟,如一道黑色的闪电般,向着余光冲杀过去。
刹那间,战场上尘土飞扬,两匹马嘶鸣着交错狂奔,戟与枪相互碰撞,火星四溅,一场惊心动魄的激战就此展开。
二人你来我往,一时间竟斗得难解难分,大战足足有二十余合。
余光见久战不下,心中暗忖,眼珠一转,便有了主意,突然拨马便走。
苏全忠此刻满心满眼皆是为父报仇的执念,哪里肯舍,加之父亲被害的仇恨如毒蛇噬心,让他早已忘却一切,只顾着策马狂追,口中大骂:“不杀匹夫,誓不回兵!”
那声声咒骂,裹挟着无尽的悲愤,在战场上空回荡。
余光奔出一段距离,回首瞧了瞧紧追不舍的苏全忠,嘴角勾起一抹阴狠的弧度,猛地按下手中长枪,探手入囊,取出那令人胆寒的梅花标。
只见他回手一甩,刹那间,五根寒光闪闪的标枪夺命的利箭,齐唰唰地向着苏全忠射去。
苏全忠躲避不及,只觉周身一阵剧痛,竟是身中三标,身形猛地一晃,险些直接坠于马下。
他强撑着最后一丝力气,调转马头,带着满身的伤痛与不甘,败回周营。
余光见此情形,脸上得意之色尽显,哈哈大笑几声,得胜进关。他径直来到父亲营帐之中,昂首挺胸,上前回令:“父亲,孩儿标打苏全忠,那厮已败回!”
余化龙坐在帅位之上,微微颔首,眼中满是赞许:“吾儿此次立了大功,甚好。明日待吾亲会姜尚,设谋共破周兵,必取全胜。”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