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几个江湖术士打量了一下张择端和李逸,见他们穿着不凡,气质儒雅,倒也没有再继续蛮横下去。那为首的术士抱了抱拳说道:“既然两位公子如此说,那我们便暂且听听你们有何见解。”
李逸将他们从《清明上河图》发现异像,再到从老船夫那儿听来的故事以及在道观里找到古籍的事儿一一道来。那几个江湖术士听后,脸上露出了惊讶的神色。
“原来如此,看来这事儿还真是不简单呐。”为首的术士说道,“我们兄弟几个,平日里就喜好钻研这些奇门异术,对这汴河的传说也略有耳闻,今日来此,就是想找找有没有什么法子能找到那河底宫殿的线索,既然大家目的相同,不如结伴同行。”
张择端和李逸觉得多几个人帮忙也好,便点头同意了。那书生也在一旁说道:“那也算我一个吧,我虽不懂什么奇门异术,但对古籍文献还算熟悉,或许能帮上些忙。”
于是,众人重新回到道观内,一起研究那本残破的古籍。经过众人的集思广益,终于大致弄明白了那法器的模样以及阵法的布置方法。
那法器似乎是要用一种名为“灵玉”的玉石雕琢而成,形状如同莲花,且要在月圆之夜,采集月光精华注入其中,方能发挥作用。而阵法则需要在道观的后院,按照九宫八卦的方位,摆放上特定的物品,再以法力催动。
众人决定分工合作,那几个江湖术士去寻找灵玉,书生则帮忙在道观周围搜集布阵所需的物品,张择端和李逸则继续研究古籍,看看还有没有遗漏的关键信息。
寻找灵玉的过程并不顺利,那几个江湖术士跑遍了周边的玉石铺子和一些收藏奇石的人家,都没有找到符合要求的灵玉。眼看月圆之夜即将来临,众人都心急如焚。
就在大家一筹莫展之际,书生在道观后院的一处角落里,偶然发现了一块被掩埋了一半的玉石,那玉石散发着淡淡的莹润光泽,拿起来一看,形状竟与古籍中描述的灵玉极为相似。
“难道这就是我们要找的灵玉?”书生惊喜地喊道。
众人赶忙围过来,那几个江湖术士仔细端详后,确定这就是他们苦苦寻觅的灵玉。当下,便开始按照古籍记载的方法,在月圆之夜,将灵玉放置在道观后院的中央,众人围绕着灵玉,按照九宫八卦的方位摆放好物品,然后各自施展法力,催动阵法。
只见那灵玉渐渐发出了柔和的光芒,光芒越来越亮,最后化作一道光柱冲天而起,仿佛在与天上的明月呼应。紧接着,那光柱朝着汴河的方向射去,在空中留下了一道清晰的光路。
“看来这就是指引我们去寻找河底宫殿的方向了,快走!”张择端喊道。
众人顺着光路的方向,朝着汴河奔去。来到汴河边,那光路直直地没入河中,在河面上形成了一个奇异的漩涡,漩涡中心隐隐透着一股神秘的吸力。
“这……我们要下去吗?”书生有些犹豫地问道,毕竟这河底未知的情况让人心生畏惧。
“事已至此,为了弄清楚《清明上河图》的异像缘由,我们必须下去一探究竟。”张择端咬了咬牙说道。
那几个江湖术士率先施展了闭气的法术,然后纵身跳入了河中,张择端、李逸和书生见状,也纷纷鼓起勇气,跟着跳入了那漩涡之中。
进入河底后,他们发现这里并没有想象中的漆黑一片,而是有着一种奇异的微光,仿佛是那些发光的水草和游鱼散发出来的。沿着光路一直前行,他们看到了一座宏伟却又透着几分阴森的宫殿出现在眼前。
宫殿的大门紧闭,门上刻满了各种神秘的符文,那符文闪烁着幽冷的光芒,让人不敢轻易靠近。
“这门上的符文,我好像在古籍里见过一些,似乎需要用对应的灵力波动去触动,才能打开大门。”书生小声说道。
众人便开始尝试用各自的法力去触碰那符文,经过一番摸索和尝试,终于,伴随着一阵沉闷的声响,宫殿的大门缓缓打开了。
一股陈旧腐朽的气息扑面而来,众人小心翼翼地走进宫殿,只见宫殿内摆放着各种奇形怪状的器物,有的像是炼丹炉,有的像是装着神秘液体的瓮罐。
在宫殿的正中央,有一个巨大的石台,石台上放置着一幅画卷,那画卷散发着一种熟悉的气息,张择端和李逸凑近一看,不禁瞪大了眼睛,那竟然是一幅和《清明上河图》一模一样的画卷,只是这幅画卷上的异像更加明显,汴河的河水仿佛要从画中涌出,人物也都像是要挣脱画纸的束缚。
“这……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李逸惊愕地说道。
就在这时,宫殿内突然响起了一阵阴森的笑声,一个虚幻的身影缓缓浮现出来,那身影看不清面容,却透着一股强大的威压。
“你们终于来了,等了这么多年,终于有人能找到这里了。”那虚幻的身影冷冷地说道,“这幅《清明上河图》,本就是我用来封印这宫殿力量的关键,如今封印松动,便是我重见天日之时,哈哈哈……”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