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逸风做出拒绝 “星耀奖” 提名并高调声明退出演出行业的决定后,迅速通过官方渠道发布了公告。
这一消息如同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瞬间在文化界掀起了惊涛骇浪。
公告发布后短短几个小时,各大媒体纷纷对此事进行了报道,网络上更是炸开了锅。
粉丝们难以接受这个事实,纷纷在社交媒体上留言,表达自己的震惊与不舍。
“不相信逸风会退出,他对诗词文化的热爱我们都看在眼里,一定有什么难言之隐!”
“李逸风的表演陪伴我度过了许多美好的时光,突然说退出,真的好难过。”
“……”
而那些原本就对他持有负面看法的人,则开始幸灾乐祸,在网上大肆宣扬他们所谓的 “先见之明”。
“看吧,我就说他肯定有问题,现在灰溜溜地退出了吧。”
“这种靠噱头博眼球的人,退出是迟早的事。”
“……”
与此同时,“星耀奖”组委会也受到了极大的冲击。
李逸风作为备受瞩目的提名者,他的退出让整个奖项的评选格局发生了变化。
组委会紧急召开会议,商讨应对之策。
“李逸风的退出无疑是此次评选的一大变数。他在文化传播领域确实有着卓越的贡献,如今他退出,我们需要重新审视奖项的意义和影响力。”一位组委会成员说道。
“但他现在正处于舆论漩涡之中,我们也不能忽视公众的看法。如果继续将奖项与他关联,可能会对奖项本身造成负面影响。”另一位成员担忧地回应。
最终,组委会决定发表一份声明,对李逸风在文化传播方面的努力表示认可和感谢,同时尊重他的决定,并表示会按照既定的评选标准,继续推进奖项的评选工作。
而在李逸风的团队这边,成员们虽然理解他的决定,但心中难免有些失落和迷茫。
“逸风,真的要走到这一步吗?我们之前的努力就这样付诸东流了?”苏然有些不甘心地问道。
李逸风拍了拍苏然的肩膀,说道:“苏然,这并不意味着我们的努力白费。现在舆论对我们不利,如果继续参选,可能会给‘星耀奖’以及我们一直以来传播诗词文化的事业带来更大的损害。我的退出,就是为了更好地保护我们的初心。”
林婉儿也在一旁说道:“大家别灰心,逸风这样做肯定有他的考量。我们先按捺住,等待合适的时机。”
然而,事情并没有因为李逸风的退出而平息。
一些媒体开始深挖李逸风的过往,试图找出更多所谓的 “内幕”。
他们翻出了李逸风早期的一些演出视频和言论,断章取义地进行解读,让局势变得更加复杂。
在这样的舆论压力下,团队成员们承受着巨大的心理负担。
林悦负责网络舆情监测,每天面对铺天盖地的负面消息,她感到疲惫不堪。
“逸风,这些媒体太过分了,完全不顾事实,随意歪曲报道。我们难道就一直这样任由他们抹黑吗?”林悦气愤地说道。
李逸风皱着眉头,思考片刻后说:“林悦,先别着急回应。现在我们处于舆论劣势,贸然回应可能会被误解为心虚。我们先默默收集证据,等时机成熟,再进行有力的反击。”
陈宇则利用自己的人脉,深入调查匿名邮件的来源。
经过一番努力,他发现这封邮件并非来自之前那股神秘势力,而是一个与文化产业竞争相关的小团体所为。他们嫉妒李逸风在文化界的迅速崛起,企图通过这种方式打压他。
“逸风,虽然目前还没有证据表明这和之前的神秘势力有关,但这个小团体背后说不定还有更大的势力在支持。我们不能掉以轻心。”陈宇说道。
李逸风点点头,“看来这背后的水比我们想象的还要深。陈宇,继续深挖,看看能不能找到更多线索。我们要知己知彼,才能找到破局的办法。”
在李逸风宣布退出演出行业后,他和林婉儿过上了相对低调的生活。
他们搬到了一个宁静的小镇,在那里,李逸风依然没有放下对诗词文化的热爱。他开始在当地的学校义务授课,教孩子们朗诵李白的诗词,讲述诗词背后的故事。
“小朋友们,李白是一位伟大的诗人,他的诗词充满了豪情壮志和浪漫情怀。就像这首《望庐山瀑布》,大家跟我一起念:‘日照香炉生紫烟……’”
李逸风站在讲台上,充满激情地授课。
孩子们被他生动的讲解所吸引,纷纷跟着朗诵起来。
看着孩子们纯真的笑脸和对诗词的热爱,李逸风心中感到一丝慰藉。
林婉儿则在一旁帮忙整理教学资料,她看着李逸风在讲台上的身影,心中感慨万千。
“逸风,看到你这样投入,我觉得我们的决定也许是对的。无论在哪里,只要能传播诗词文化,都是有意义的。”
然而,李逸风心中始终牵挂着团队和他们未竟的事业。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