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贾母和袭人不同,黛玉对爱情展现出了执着的反抗。她深知封建礼教对女子婚姻的束缚,但她依然坚守着对宝玉的感情。在得知宝玉定亲的消息后,她的身心遭受了巨大的打击,病情愈发严重。她的噩梦更是她内心痛苦和反抗的体现。在梦中,她向贾母求救,希望能摆脱被许配给别人的命运,这表明她不愿意屈服于封建家族的安排。她对宝玉的爱坚定不移,即使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痛苦,她也没有放弃。她的反抗虽然无力,但却展现出了人性中对真爱的追求和对封建制度的不满。
在封建制度下,人性变得复杂而矛盾。贾母和袭人在家族利益面前做出了无奈的选择,他们的行为既有对封建礼教的顺从,也有内心的挣扎和无奈。而黛玉则以自己的方式反抗着封建制度,她的执着和勇敢让人敬佩。这些人物的不同表现,共同构成了《红楼梦》中人性的复杂画卷,让我们看到了封建制度对人性的压抑和摧残,也让我们感受到了人性在困境中对真善美的追求。
3.悲剧命运的预示
《红楼梦》第八十二回通过诸多情节和艺术手法,对宝玉、黛玉等人物的悲剧命运进行了深刻预示,进一步深化了作品整体的悲剧主题。
从黛玉的角度来看,本回中她病情的急剧恶化是其悲剧命运的重要预示。得知宝玉定亲的消息后,她身心遭受重创,神色大变,又哭又叹,噩梦连连,醒来后吐血不止。这一系列情节暗示着她的身体状况将每况愈下,最终可能会因情而亡。她在梦中向贾母求救却遭到冷漠回应,这象征着她在封建家族中孤立无援,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只能任由封建礼教的摆布,其爱情和生命都将以悲剧收场。
宝玉的命运同样充满悲剧色彩。他虽对封建礼教所推崇的八股文极为反感,向往自由和真爱,但在父亲的威严下,不得不妥协去学堂读书。这预示着他在未来将不断地在个人追求与家族期望之间挣扎,最终可能无法摆脱封建家族为他设定的命运轨迹。他与黛玉的爱情也会因封建礼教的阻碍而无法圆满,他可能会被迫迎娶他人,与黛玉阴阳两隔,其内心的痛苦和无奈可想而知。
在艺术手法上,伏笔与照应的运用强化了悲剧命运的预示。黛玉病情加重、宝玉上学等情节为后文的悲剧发展埋下了伏笔,使读者能够感受到情节的层层推进和悲剧的不可避免。象征与隐喻手法也起到了重要作用,黛玉的噩梦象征着封建礼教对她的压迫,宝玉上学象征着他在封建制度下的无奈妥协,这些都暗示了人物无法逃脱悲剧的结局。
《红楼梦》整体的悲剧主题在本回中得到了进一步的体现。它揭示了封建礼教对人性的压抑和摧残,以及人物在封建制度下的无奈和挣扎。无论是宝玉和黛玉的爱情悲剧,还是其他人物在封建家族利益面前的无奈选择,都反映了封建社会的腐朽和不合理。作者通过对这些悲剧的描写,表达了对封建制度的批判和对人性自由的向往。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能够深刻感受到那个时代人物的悲哀和命运的无常,从而对作品的悲剧主题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喜欢【红楼梦】逐回深度解读请大家收藏:(www.2yq.org)【红楼梦】逐回深度解读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