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红楼梦》第八十九回概述
《红楼梦》第八十九回“人亡物在公子填词,蛇影杯弓颦卿绝粒”,描绘了一幅充满哀伤与无奈的画面。回目含义中,“人亡物在公子填词”指的是贾宝玉面对晴雯曾补过的雀金裘,睹物思人,填词悼念逝去的晴雯;“蛇影杯弓颦卿绝粒”则讲述林黛玉听闻宝玉定亲的传闻后,心生绝望,如杯弓蛇影般陷入自我折磨,最终绝食待毙。
本回情节围绕着宝玉和黛玉展开。贾政事务繁忙,无暇顾及宝玉学业,使得宝玉功课有所放松。宝玉在添衣时拿出雀金裘,不禁想起晴雯,次日便在一间干净屋子中,焚香、备下笔墨纸砚和果品,独自提笔填词,深切悼念晴雯。之后,宝玉前往潇湘馆看望黛玉,两人虽各怀深情,却只能浮言劝慰,“亲极反疏”之感尽显。
另一边,雪雁将宝玉定亲的消息告知紫鹃,不巧被黛玉听见。这一消息如晴天霹雳,让黛玉万念俱灰。她打定主意糟蹋自己的身体,茶饭无心,食量日渐减少。半月之后,肠胃虚弱到连粥都无法进食。她日间听到的话、看到的怡红院众人的模样,都让她愈发坚信宝玉即将成婚。薛姨妈来看望时,不见宝钗,更让黛玉疑心加重,她索性拒绝他人看望,也不肯吃药,一心求死,陷入了绝望的深渊。
二、情节梳理与分析
1.贾政事务与宝玉学业
在《红楼梦》第八十九回中,贾政事务繁忙这一情节虽未浓墨重彩地描绘,却如一条暗流,悄然影响着贾府的诸多方面,尤其是宝玉的学业状态。贾政作为贾府的重要支柱,他身负着家族的荣耀与责任,官场事务的繁杂使他无暇顾及家中的细枝末节。
贾政事务繁忙对家庭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从家庭氛围来看,他的长期缺席使得家中少了一份严肃和规矩。以往贾政在家时,贾府上下皆谨言慎行,礼数周全。而如今他忙于事务,家中的管束相对松弛,众人的行为也逐渐变得随意起来。在教育方面,贾政一直是宝玉学业的监督者和引导者,他期望宝玉能够通过科举之路光宗耀祖。然而,他的无暇顾及让宝玉失去了严格的督促,学业的压力也随之减轻。
宝玉的学业状态在这一时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由于贾政不在家,宝玉的学业变得松懈起来。他不再像以往那样按时去私塾学习,对功课也不再用心。原本就对科举八股文不感兴趣的他,此时更是找到了放松的借口。他有了更多的时间去与姐妹们嬉戏玩耍,沉浸在大观园的儿女情长之中。例如,他会在闲暇时去潇湘馆与黛玉聊天,或是与其他姐妹一起吟诗作对,而将学业抛诸脑后。
贾政事务繁忙与宝玉学业状态的变化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联。贾政的忙碌使得他无法对宝玉进行有效的监督和教导,这为宝玉的懈怠提供了机会。宝玉深知父亲的期望,但内心对科举的抵触情绪一直存在。当外部的压力减轻时,他便顺从了自己的心意,放弃了对学业的追求。这种关联也反映了贾府教育体系的脆弱性,仅仅依靠贾政一人的监督和权威来维持宝玉的学业,一旦他的角色缺失,整个教育链条便出现了断裂。
然而,这种学业状态的变化对于宝玉来说并非完全是坏事。在一定程度上,他摆脱了科举的束缚,能够更加自由地发展自己的兴趣和情感。但从家族的角度来看,这无疑是一个隐患。贾府正处于逐渐衰落的时期,急需宝玉通过科举来重振家族的声威。宝玉学业的懈怠可能会加剧家族的危机,使贾府的未来更加黯淡。
总的来说,贾政事务繁忙与宝玉学业状态的变化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这一回中贾府内部的一种微妙的动态平衡。这种平衡的打破预示着贾府未来的命运将会更加坎坷。
2.宝玉祭奠晴雯
在《红楼梦》第八十九回中,宝玉看到雀金裘后,睹物思人,勾起了对晴雯深深的怀念之情。雀金裘,这件由晴雯在病中拼尽全力补好的衣物,此时在宝玉眼中,已不仅仅是一件御寒的物件,更是他与晴雯之间深厚情感的象征。
当宝玉的目光落在雀金裘上时,他的神情瞬间变得呆滞而凝重。那一瞬间,时间仿佛凝固,他的思绪被拉回到了晴雯补裘的那个夜晚。晴雯拖着病体,强撑着为他缝补雀金裘,一针一线都饱含着她对宝玉的关切与深情。宝玉的眼神中流露出无尽的哀伤和愧疚,他想起晴雯平日里对自己的悉心照料,想起她的直率、她的倔强、她的纯真。晴雯就像一朵带刺的玫瑰,虽然有时言语犀利,但内心却无比善良。而自己,却没能保护好她,让她含冤而死。
宝玉的手轻轻抚摸着雀金裘,仿佛能感受到晴雯当时的温度。他的身体微微颤抖,嘴唇也在不自觉地翕动,似乎想要说些什么,却又哽咽着无法出声。他的脑海中不断浮现出晴雯的音容笑貌,她的笑声、她的嗔怒、她的眼泪,都如同电影般在他眼前一一闪过。他想起晴雯被赶出贾府时的凄惨模样,心中一阵刺痛,泪水不由自主地夺眶而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