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这种叙事策略也存在一些缺点。其一,人物的言谈话语有时显得过于浅露。续作者心中之意往往迫不及待地通过人物之口表露出来,甚至多人扎堆一起表露,导致情节设置显得浅薄。例如,贾府的今不如昔、日渐衰落,通过贾政、凤姐、贾赦等人多次累加点染,使得这种表达过于直白,缺乏原着那种含蓄深沉的韵味。其二,人物语言存在“土”的问题。像贾政留饭说“你在我这里吃了晚饭去罢”,冯紫英答言“罢了,来了就叨扰老伯吗”,虽然夹杂了“叨扰”这样的雅词,但整体仍显得俗气,与上等阶层人物的身份不太相符。其三,语言使用上还存在“错”的情况。如贾政与冯紫英对话时相互以“你”相称,在当时纲常礼仪严格的上层社会,晚辈对长辈这样称呼是不符合规范的,这一错误破坏了故事的时代背景和文化氛围。
侧面虚写的表现方式在本回中也有所体现。比如通过他人的讲述来介绍贾蓉续弦之家世、贾雨村之履历等内容,这种方式能够在不占用过多篇幅的情况下,传递丰富的信息,同时也给读者留下了一定的想象空间。但有时这种虚写可能会让读者对某些情节和人物的理解不够直观和深入,需要结合上下文进行推测和想象。
总体而言,续作者在第九十二回中运用的叙事手法有其独特之处,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这些特点对故事的呈现和读者的阅读体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值得我们深入探讨和分析。
2.语言风格特点
《红楼梦》第九十二回中人物语言呈现出“浅”“土”“错”等显着特点,这些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本回的艺术水准。
人物语言之“浅”表现得十分突出。原着第二回“冷子兴演说荣国府”时,以局外人的视角提及贾府今不如昔。而在本回中,贾政、凤姐、贾赦等人纷纷直白表露贾府的衰落,这种多人扎堆式的集束型表露,显得极为浅露。续作者急于通过人物之口将贾府内幕和内涵展现出来,使得情节设置缺乏深度和含蓄性。例如,冯紫英在原着前八十回中英气豪迈、洒脱爽利,此次却以古董商身份亮相,口口声声讲价促销,还当着贾家之人的面直接评说贾蓉续娶的媳妇远不及秦氏奶奶,说话方式粗俗浅薄,与其以往形象大相径庭。贾赦偌大年纪,在议论官场时竟口出类似孩童之言,称“咱们家是最没有事的”,实在有失身份。贾政说自家后代儿孙“虽无刁钻刻薄,却没有德行才情”,措辞也很不得体。
“土”也是本回人物语言的一大特点。贾政留饭说“你在我这里吃了晚饭去罢”,冯紫英答言“罢了,来了就叨扰老伯吗”,虽有“叨扰”这样的雅词,但整体仍难掩俗气,与他们作为上等阶层人物的身份极不相符。孙府来人述说司棋与表兄的死情,言语“土”倒还与身份地位大致相合,但贾政、贾赦与冯紫英等上层人物满口俗言土语,就显得格格不入了。
语言之“错”更是不容忽视。本回中贾政与冯紫英对话,相互多次以“你”相称。在当时纲常礼仪严格的上层社会,晚辈对长辈用“你”称呼是严重违反规范的。即便平儿对凤姐用过“你”字,那也是在特殊语境下的情急之语,且凤姐还抓住这个“你”字做进一步拉近距离的工具。而冯紫英没大没小地对贾政称“你”,破坏了故事的时代背景和文化氛围。此外,不同版本之间也存在因“你”字使用而产生的异文问题。如程本系统中众侍妾对凤姐用“你”称呼,与脂本曹氏原着不同,这一变异造成了严重错误,虽程乙本做了修补,但仍未触及根本。
《红楼梦》第九十二回人物语言的“浅”“土”“错”问题,反映出续作者在语言运用和情节把握上的不足,与原着的语言艺术水准存在一定差距。
四、社会文化内涵
1.家族兴衰写照
《红楼梦》第九十二回中,诸多情节都清晰地展现出贾府日渐衰落的景象,其中经济困境和官场变化尤为显着,深刻反映出家族兴衰的复杂态势。
经济困境是贾府衰落的直观体现。冯紫英带来四种洋货售卖,包括“汉宫春晓”围屏、能按时报时的钟表、珠之母以及鲛绡帐。这些洋货虽珍贵新奇,但价格高昂,母珠一万两,鲛绡帐五千两,汉宫春晓与自鸣钟共五千两。贾政虽觉得东西好,却因贾府买不起,只能让人拿进去给老太太瞧瞧。王熙凤也敏锐地指出贾府没有闲钱,还提出应置些不动摇的根基,如祭地、义庄、坟屋,以备不时之需。这表明贾府表面上依旧富贵,实则经济已陷入困境,无法随意挥霍钱财购买奢侈品。经济的拮据使得贾府在面对一些机会时只能无奈放弃,家族的经济实力逐渐削弱。
官场变化则从侧面反映出贾府的兴衰。贾琏提到贾雨村又要升了,贾政介绍了贾雨村的仕途经历,他靠钻营从知府升为御史、吏部侍郎、兵部尚书,后因事降了三级,如今再次升迁。贾雨村仕途的起伏不定,反映出当时官场的黑暗和复杂,官员们靠投机钻营获取官职和升迁,仕途充满了不确定性。同时,甄家被抄家的事也给贾府敲响了警钟。甄家从前功勋世袭,与贾府常来往,如今却落得被抄原籍家财、杳无音信的下场。这让贾政意识到家族的兴衰如同春云秋叶,难以预料,贾府表面的繁华之下,隐藏着巨大的危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