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琏的圆滑、自私在处理水月庵风月案时表现得淋漓尽致。贾芹求他帮忙,他凭借自己的世故说服赖大隐瞒真相,这一系列的语言和动作,既出于亲情,更出于维护贾府名声和自身利益的考虑,将他的性格特点刻画得入木三分。
包勇的忠诚、正直通过他投靠贾府和与贾政的交流得以体现。他带着甄老爷的推荐信不离不弃,如实讲述甄家情况,不隐瞒不虚假,展现出他的忠诚和正直。
贾芹在水月庵的淫乱行为以及事件曝光后的惊慌失措和急于求人的表现,深刻地反映出他道德败坏、缺乏自律且自私自利的性格。
作者通过对这些人物在不同场景下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方面的细腻描写,使人物性格鲜明突出,让读者能够深入地了解每个角色,感受到《红楼梦》独特的艺术魅力。
3.伏笔与暗示的运用
《红楼梦》第九十三回中巧妙地运用了诸多伏笔和暗示,为后续情节的发展埋下了线索,增添了故事的层次感和连贯性。
蒋玉菡的择偶标准是一个明显的伏笔。酒席间众人谈及他在婚姻大事上极为慎重,认为配偶不论尊卑贵贱,总要配得上他才行。这一描述暗示了他与袭人日后的姻缘。袭人温柔贤淑、端庄稳重,在某种程度上符合蒋玉菡对配偶的要求。这一伏笔不仅预示了两人的结合,也体现了作者对人物命运的精心安排,使得他们的婚姻看似偶然,实则早有铺垫。
甄家仆包勇投靠贾府,带来了甄家衰败的消息,这是对贾府命运的暗示。甄家与贾府本是同气连枝,甄家的抄家预示着贾府也可能面临相似的厄运。包勇讲述甄宝玉的转变,与贾宝玉形成鲜明对比,暗示着贾府子弟的不同结局。甄宝玉“改邪归正”,而贾宝玉依旧“顽固”,这或许暗示着贾宝玉在家族衰败后的命运走向会与甄宝玉不同,增加了故事的悬念。
水月庵风月案的曝光也是一个重要的伏笔。贾芹在庵里的淫乱行为被揭露,贾政怒不可遏要彻查此事,贾琏却为了维护贾府名声帮贾芹开脱罪责。这一情节暗示着贾府内部为了掩盖丑事而进行的周旋只是暂时的,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后续可能会引发更多的矛盾和危机。而且,贾芹的行为严重损害了贾府的声誉,这也为贾府在社会上的地位下降埋下了伏笔,可能会导致其他家族对贾府的态度发生变化,进一步加速贾府的衰败。
门上出现揭露水月庵黑幕的传单,虽然未明确告发者是谁,但从情节推测很可能是芳官。这暗示着芳官接下来可能面临悲惨的命运,她的反抗和揭露可能会引来报复,为后续芳官的情节发展埋下了悲剧的种子。
这些伏笔和暗示在《红楼梦》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使得故事的发展更加连贯和自然,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能够感受到作者的精心布局。同时,也增加了故事的趣味性和可读性,激发读者对后续情节的好奇心,引导读者深入思考人物的命运和家族的兴衰。
七、与前后文的关联
1.与前文情节的呼应
《红楼梦》第九十三回与前文情节存在着紧密的呼应关系,这种呼应使得故事更加连贯,也进一步深化了主题。
甄家抄家在前面已有侧面描写,这与本回甄家仆包勇投靠贾府的情节相呼应。前八十回曾侧面提及甄家被抄家,引起了贾府众人的伤心和联想,探春更是说过“你们别忙,自然连你们抄的日子有呢!你们今日早起不曾议论甄家,自己家里好好地抄家,果然今日真抄了。咱们也渐渐地来了”,暗示甄府的事是贾府的预演。本回中,甄家仆人包勇带着甄老爷的推荐信来到贾府投靠,这一情节不仅证实了甄家的衰败,也再次强调了甄家与贾府命运的紧密关联。包勇的到来仿佛是一个信号,提醒着贾府众人,他们也可能面临相似的命运,为贾府的衰败埋下了更深的伏笔。
水月庵事件在前面也做了铺垫,与本回风月案的爆发相呼应。在八十八回中,就已经为水月庵的事埋下了伏笔。本回中,门上出现揭露水月庵黑幕的传单,贾芹在水月庵的淫乱行为被曝光,贾政看到后发怒派人去抓人。这一情节的爆发是前文铺垫的结果,使得故事的发展更加合理。而且,从作者含蓄的笔端可以推测,很可能是芳官告发了贾芹,因为贾芹曾打过芳官的主意,芳官不从,这也与前文对芳官性格的刻画相呼应,展现出芳官正直、不屈的一面。
此外,宝玉与蒋玉菡的相遇也与前文有所呼应。前文曾描写过宝玉与蒋玉菡的交往,他们志趣相投,情谊深厚。本回中,宝玉在南安王府宴会上再次遇到蒋玉菡,蒋玉菡如今已是戏班班主,他的择偶标准以及精彩的表演,都进一步展现了他的人物形象。同时,这也为后文蒋玉菡娶袭人埋下了伏笔,与前文第五回袭人的判词“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相呼应,使得人物命运的发展更加连贯和自然。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