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海棠开花引发的争议
怡红院那棵本已枯萎一年的海棠,在十一月这个不该开花的时节突然绽放,这一奇异景象瞬间在贾府中引发了众人的热议,不同的看法如涟漪般在人群中扩散开来。
贾母见多识广,她认为此花虽应在三月开放,但如今十一月,因节气迟,还算十月,正值小阳春天气,花开或许是因为气候和暖,属于正常现象。她的观点体现出一种沉稳和乐观,作为贾府的长辈,她更愿意从积极的角度去看待事物,希望给家族带来吉祥的寓意,展现出她对家族稳定繁荣的期盼。
邢夫人则持有不同的看法,她觉得这花已经枯萎了一年,如今不合时令地开放,必定有其原因。邢夫人的话语中透露出一种谨慎和疑虑,她不像贾母那样乐观,更关注事情背后隐藏的因素,反映出她在贾府复杂环境中小心翼翼的心态。
探春的见解最为独特,她在心中暗自思忖,此花绝非好兆头。她认为大凡顺者昌,逆者亡,草木知运,非花期而开,必是妖孽作祟。探春的敏锐洞察和冷静思考令人赞叹,她不同于众人的盲目乐观,能够透过现象看到本质。这一观点充分展现出她聪慧、有远见的性格特点,也暗示着她对贾府命运的担忧。在贾府复杂的环境中,探春有着清晰的头脑和深刻的见解,她意识到海棠开花的异常可能预示着贾府即将面临的危机。
李纨则以一种乐观的态度猜测,认为这是宝玉有喜事来临的征兆,此花先来报信。李纨的想法体现出她善良、单纯的性格,她总是愿意往好的方面去想,给周围的人带来积极的氛围。
众人对海棠开花的不同看法,不仅反映出他们各自的性格特点,也从侧面预示了贾府的命运。贾母的乐观代表着贾府曾经的繁荣和稳定,但这种乐观或许已有些盲目;邢夫人的谨慎暗示着贾府内部隐藏的危机;探春的担忧则像是一种清醒的预警,预示着贾府的命运即将发生转折。海棠花在寒冬中绽放,看似美丽,实则如昙花一现,暗示着贾府的繁华即将消逝,衰败的命运已悄然降临。
4.宝玉通灵宝玉丢失
在众人围绕着怡红院那棵奇异开放的海棠花议论纷纷之后,一场更大的危机悄然降临——宝玉的通灵宝玉丢失了。
当时,宝玉陪着贾母出去赏花,回来换衣服时摘下了玉,之后便发现玉不见了踪影。这一消息如同晴天霹雳,瞬间让怡红院陷入了一片慌乱之中。袭人等丫鬟吓得脸色苍白,深知这通灵宝玉对宝玉和贾府的重要性,她们害怕因此受到严厉的责罚,于是立刻开始四处寻找。
贾府上下得知此事后,也都行动了起来。众人先是在宝玉换衣服的房间里仔细搜寻,翻遍了每一个角落,连床铺、桌椅的缝隙都不放过,可却一无所获。接着,他们又扩大了搜索范围,在怡红院的各个地方寻找,花园、走廊、花丛,每一处都被认真检查,但依旧没有找到宝玉的玉。
王熙凤虽然病中,也心系此事,派平儿送来红绸避邪,同时也关注着找玉的进展。贾琏更是组织了一批人,在贾府内外进行大规模的搜寻,询问府中的小厮、丫鬟,是否看到过宝玉的玉,甚至派人到府外去打听消息。
然而,尽管众人用尽了各种办法,通灵宝玉却仿佛凭空消失了一般,始终不见踪迹。整个贾府都被一种紧张和不安的气氛所笼罩,每个人都预感到,这绝不是一件小事,一场大祸即将来临。
宝玉失玉对他本人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失玉之后,他昏聩日甚一日,连人都认不明白,仿佛失去了灵魂一般。他的精神状态变得极差,整日浑浑噩噩,对周围的一切都失去了兴趣。
对于贾府来说,这也是一个不祥的征兆。通灵宝玉一直被视为宝玉的命根子,也是贾府繁荣的象征之一。它的丢失,预示着贾府的命运开始急转直下。此后,一系列的悲剧事件接踵而至,王子腾在来京的路上染病而死,贾元春在宫中染肺病离世,贾府的靠山一个个倒塌,真正的衰败已经不可避免地开始了。那块通灵宝玉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它的消失,也象征着贾府繁华的终结。
三、人物分析
1.贾母
在《红楼梦》第九十四回中,贾母在海棠开花和宝玉失玉这两件大事中的表现,充分体现了她作为贾府长辈的地位和心态。
当听闻怡红院枯萎的海棠在十一月开花时,贾母展现出了乐观豁达的一面。她认为花开或许是因为气候和暖,属于正常现象,还觉得这是好兆头。这种看法体现出她作为贾府最高长辈,更愿意从积极的角度去看待事物,希望给家族带来吉祥的寓意,展现出她对家族稳定繁荣的期盼。她的乐观态度也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贾府众人的情绪,让大家在这奇异的现象面前不至于过于惊慌。
然而,当宝玉的通灵宝玉丢失后,贾母的心态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她意识到这绝非小事,通灵宝玉对于宝玉和贾府都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此时的贾母,不再像面对海棠开花时那样乐观,而是陷入了深深的忧虑之中。她深知宝玉失玉可能预示着家族命运的转折,开始为贾府的未来担忧。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