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庭内部,他的荒淫行为也引发了诸多矛盾。他与儿子贾琏之间存在着利益冲突,对儿媳王熙凤也多有不满。他的行为使得荣国府内部关系错综复杂,人心惶惶。他还强夺石呆子的古扇,害得石呆子家破人亡,这种仗势欺人的行为进一步损害了家族的形象。他的荒淫无度不仅让自己声名狼藉,也让荣国府在社会上的地位受到影响,加速了家族的衰败。
(3)贾政:迂腐正直的家族管理者
贾政深受儒家思想熏陶,为人端方正直,一直试图以传统的道德观念和家族规矩来管理贾府。他期望家族子弟走仕途经济之路,对宝玉的教育极为严格,希望他能光宗耀祖。在家族事务处理上,他秉持公正,努力维护家族的声誉和秩序。
然而,他的正直中却带着迂腐。他过于遵循封建礼教,不懂得变通。在处理宝玉与琪官的事情上,他不问青红皂白,对宝玉一顿毒打,差点要了宝玉的命。他不理解宝玉的叛逆思想,一味地用传统观念去压制,结果适得其反。在家族管理中,他虽然有良好的意愿,但缺乏实际的管理能力,无法有效地解决家族内部的矛盾和问题。他的迂腐使得他在面对家族的衰落时无能为力,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贾府走向末路。
2.玉字辈:贾宝玉、贾琏、贾珍、贾环
(4)贾宝玉:叛逆与纯真的矛盾结合体
贾宝玉是《红楼梦》中极具特色的人物,他是叛逆与纯真的矛盾结合体。在那个封建礼教森严的时代,他极度鄙视功名利禄,对家族长辈期望的仕途经济之路毫无兴趣。当薛宝钗、史湘云等人劝他读书考取功名时,他会毫不留情地反驳,甚至说“好好的一个清净洁白女儿,也学的钓名沽誉,入了国贼禄鬼之流”。他钟情于“杂书”,如《西厢记》等,从中汲取自由和真爱的思想,与封建正统的经史子集形成鲜明对比。
他的纯真体现在情感世界里。他对林黛玉的爱情真挚而纯粹,两人的爱情是建立在相互理解和精神共鸣之上。他们共读《西厢记》,在诗词中倾诉心意,这份感情不掺杂任何世俗的功利。他尊重身边的女性,认为“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人是泥做的骨肉”,在他眼中,女子是纯洁美好的象征。
他的叛逆对封建制度形成了有力冲击。他的行为和思想挑战了封建礼教对人的束缚,对传统的价值观和社会秩序提出了质疑。他不愿遵循封建的等级制度和道德规范,追求自由和平等的生活。他与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也是对封建婚姻制度的一种控诉,揭示了封建制度对人性的压抑和摧残。
(5)贾琏:精明能干与风流多情的双面人
贾琏在荣国府事务中展现出了精明能干的一面。他善于操办大事,如护送林黛玉回扬州处理父亲的丧事,一路上安排得井井有条,展现出了出色的办事能力。在营造大观园时,他也积极参与,协调各方关系,确保工程顺利进行。他在处理家族的经济事务和对外交往中,都表现出了一定的智慧和手腕。
然而,他风流多情的一面也十分突出。他背着王熙凤在外面偷娶尤二姐,还与鲍二家的等有染。他的这种行为不仅伤害了王熙凤的感情,也引发了家族内部的矛盾和纷争。王熙凤发现他偷娶尤二姐后,大闹一场,将尤二姐折磨致死,使得荣国府内部鸡犬不宁。
这种双面性格对他个人命运和家族关系产生了深远影响。他的风流多情让他陷入了家庭的纷争和危机之中,与王熙凤的关系也变得紧张。在家族中,他的行为也引起了其他人的不满和反感,影响了他在家族中的地位和声誉。同时,他的行为也加速了荣国府的衰败,使得家族内部的矛盾更加激化。
(6)贾珍:荒淫无道的家族败类
贾珍是宁国府的当家人,却生活糜烂、荒淫无道。他与儿媳秦可卿关系暧昧,这种违背伦理道德的行为令人不齿。秦可卿去世后,他悲痛欲绝,声称“尽我所有罢了”,为其大办丧事,极尽奢华。他请王熙凤来协理宁国府,自己则在一旁不闻不问,任由丧事铺张浪费。
他的行为对宁国府和整个家族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在他的影响下,宁国府风气败坏,子弟们纷纷效仿他的荒淫行为。家族内部管理混乱,经济上也逐渐陷入困境。他的行为也影响了整个贾府的声誉,使得贾府在社会上的形象受损。他的荒淫无道加速了宁国府的衰落,也为整个家族的衰败埋下了伏笔。
(7)贾环:自卑阴暗的庶出公子
贾环因庶出身份,内心产生了强烈的自卑心理。在贾府中,他处处受到冷落和歧视,与宝玉等人相比,他的待遇天差地别。这种自卑心理逐渐导致了他阴暗的性格和不良行为。
他心胸狭隘,嫉妒心极强。在与宝玉的相处中,他常常心怀不满,总想找机会报复。在王夫人房里,他故意推倒烛台,烫伤宝玉的脸,试图以此来打击宝玉。他还在贾政面前诬陷宝玉,导致宝玉被贾政毒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