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春这种性格的形成与她的家庭环境密切相关。父亲贾赦荒淫冷漠,继母邢夫人刁钻刻薄,他们对迎春缺乏关爱和教导,使她在成长过程中缺乏安全感和支持。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她逐渐养成了懦弱、胆小、不敢反抗的性格,面对生活中的种种不公,只能默默忍受,无力改变自己的命运。
3.与世无争
贾迎春在诗社活动和姐妹相处中,充分展现出与世无争的性格特点。
在诗社活动里,她作诗猜谜的能力远不及姐妹们。但她从不为此感到焦虑或嫉妒,而是坦然接受自己在这方面的不足。当姐妹们才华横溢地吟诗联句时,她总是安静地倾听,给予真诚的赞美和欣赏,从不试图去争抢风头。她参与诗社活动,更多的是享受与姐妹们相聚的时光,而不是为了在才华上一争高下。
在与姐妹们相处时,她也总是保持着平和的心态。大观园中姐妹们性格各异,时常会有一些小摩擦和竞争,但迎春从不卷入其中。她不会为了一些小事与姐妹们计较,也不会为了争夺长辈的宠爱而耍心机。无论是在日常生活的相处中,还是在各种活动的安排上,她都表现得十分随和,尊重姐妹们的意见和选择,从不强行坚持自己的想法。
她的这种与世无争,并非是对生活的消极逃避,而是一种内心的淡泊和宁静。她深知在贾府这个复杂的环境中,争斗只会带来更多的烦恼和伤害,所以选择以一种平和的方式与他人相处,在自己的小世界里寻找安宁。这种与世无争的性格,使她在贾府中虽然不引人注目,但也避免了许多不必要的纷争。
4.木讷寡言
贾迎春木讷寡言的特点在原着中十分明显。在日常交流里,她话语极少,面对他人的交谈,常常只是安静倾听,很少主动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当姐妹们热烈讨论诗词、趣事时,她往往只是微笑着附和,话语简短且缺乏热情。
在处理事情时,她也表现得不善言辞。如累金凤事件中,面对绣橘和探春的积极处理,她只是淡淡地说“宁可没有了,又何必生事”,没有更多的解释和主张。抄检大观园时,司棋向她求救,她也只是简单地表明立场,没有过多安慰或挽留的话语。
这种木讷寡言的特点对她的人际关系产生了一定影响。在贾府这个热闹的大家庭中,她因不善言辞而显得有些格格不入,难以与姐妹们建立深厚的情感连接。姐妹们可能觉得她不够热情、不够亲近,从而在相处中与她保持一定距离。同时,她的木讷寡言也让她在面对他人的欺负时,无法有力地为自己辩解,进一步加剧了她在贾府中的弱势地位。
三、贾迎春的主要情节
1.累金凤事件
累金凤事件是《红楼梦》中展现贾迎春性格的重要情节。迎春的攒珠累丝金凤首饰被她的乳母偷偷拿去赌钱。当时,迎春的丫鬟绣橘发现了此事,气愤不已,想要为迎春讨回公道。绣橘认为这金凤是迎春的重要首饰,乳母的行为不仅是偷窃,更是对迎春的不尊重。
然而,迎春面对此事却表现得异常平静和懦弱。当绣橘和探春等人积极想要追回金凤并惩处乳母时,迎春却觉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她淡淡地说“宁可没有了,又何必生事”。她不愿因为这件事与乳母起冲突,也不想将事情闹大。即便后来邢夫人责备她不说说乳母,她也只是无奈地表示自己说过但乳母不听,且认为乳母是长辈,自己也没办法。
在整个事件中,迎春的态度和处理方式充分体现了她懦弱怕事、与世无争的性格特点。她不敢维护自己的权益,害怕得罪乳母,更害怕引发更多的麻烦。这种处理方式也反映出她在贾府中缺乏安全感和自信,不敢为自己争取应有的尊严。
该事件对迎春的形象塑造起到了关键作用。它让读者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迎春性格中的弱点,她就像一朵柔弱的花,在封建家族的复杂环境中,无力保护自己。同时,也进一步揭示了她悲惨命运的必然性,在这样一个弱肉强食的家族里,她的懦弱和退让只会让她受到更多的欺负和伤害,为她后来被父亲许配给孙绍祖,遭受虐待而死的悲剧结局埋下了伏笔。
2.抄检大观园
抄检大观园时,当众人来到贾迎春的住处紫菱洲缀锦楼,一场风波就此掀起。在迎春的房内,丫鬟司棋因与表弟潘又安秘密往来、自主婚约,被抄出“罪证”。这一发现让气氛瞬间紧张起来,司棋的命运也岌岌可危。
司棋深知自己犯下大错,面临被驱逐的命运,于是百般央求迎春援救她。她眼中满是绝望和无助,希望迎春能念及多年的主仆情分,为她说情留下。然而,迎春的反应却令人意外。她虽含泪,却少见地坚持自己的立场。迎春对司棋说:“我知道你干了什么大不是,我还十分说情留下,岂不连我也完了。你瞧入画也是几年的人,怎么说去就去了。自然不止你两个,想这园里凡大的都要去呢。依我说,将来终有一散,不如你各人去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