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反抗精神具有重要意义。它体现了鸳鸯对封建婚姻制度的不满和抗争,她不愿意成为封建礼教的牺牲品。同时,也反映了她对自我价值的追求和对人格尊严的维护。她的反抗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封建等级制度和男尊女卑的观念,为女性争取平等和自由发出了微弱但坚定的声音。
鸳鸯反抗精神的形成背景与她的生活经历密切相关。她从小生活在贾府,对贵族之家的腐朽和黑暗看得透彻。她深知自己作为丫鬟的地位和命运,如果屈服于贾赦,将永远失去自由和尊严。此外,她在贾府中受到众人的敬重,有一定的地位和话语权,这也让她有勇气去反抗贾赦的逼迫。
3.身份地位
(4)丫鬟之首
在贾府众多丫鬟中,鸳鸯占据着特殊且尊崇的地位,堪称丫鬟之首。她深受贾母的信任,贾母的衣食住行、大小事务皆离不开她。贾母曾言“有鸳鸯那孩子还心细些,我的事情她还想着一点,该要的,她就要了来,该添什么,她就趁空儿告诉他们添了”,足见对她的依赖。在贾府众人眼中,鸳鸯也是备受敬重的存在。第三代主子贾琏见她来都要起身让座,赶着叫姐姐;王熙凤虽权势滔天,但也不敢轻易得罪她,还常与她开玩笑。
鸳鸯能获得如此地位,因素是多方面的。她聪明能干,管理贾母事务井井有条,能提前洞悉贾母的需求并妥善安排,让贾母生活舒心。她心地善良,从不仗势欺人,还常替人说好话,公正地处理事情,赢得了贾府上下的好感。她的忠诚也是重要因素,始终尽心尽力地服侍贾母,从未有过二心。这些特质使她成为贾母的心腹,也让她在丫鬟群体中脱颖而出,成为众人敬重的对象。
(5)家生女儿
鸳鸯身为家生女儿,这一身份对她的命运有着诸多限制。《大清律》规定,家生女儿世世孙孙永远服役,婚配也由家主决定。鸳鸯的一家世世代代都是贾家奴婢,她从出生就注定了要在贾府为奴,没有自由选择生活的权利。在婚姻方面,贾赦想纳她为妾,她虽坚决反抗,但这也让她得罪了贾赦,未来的命运充满了不确定性。一旦贾母离世,她很可能失去庇护,面临更艰难的处境。
在贾府,家生女儿的身份较为普遍。许多丫鬟都是家生女儿,她们处于封建贵族家族的最底层,是被压迫、被奴役的对象。主子对她们有生杀之权,毫无人身自由和人格尊严。她们的命运往往不由自己掌控,只能听从主子的安排,生活充满了无奈和悲哀。鸳鸯的遭遇正是众多家生女儿命运的一个缩影,反映了封建社会奴婢制度的残酷和黑暗。
三、鸳鸯的人际关系
1.与贾母的关系
鸳鸯与贾母之间呈现出主仆情深的动人画面。从表现上看,鸳鸯对贾母的照顾可谓无微不至。她熟知贾母的喜好和生活习惯,贾母的穿戴、家当她都记得清清楚楚,能提前为贾母准备好所需物品。在贾母率众人赏月时,她细心地拿着软巾兜与大斗篷,担心贾母受露水、吹了头,还提醒早点休息,尽显关怀。而贾母对鸳鸯也是极为依赖和信任,曾说“有鸳鸯那孩子还心细些,我的事情她还想着一点,该要的,她就要了来,该添什么,她就趁空儿告诉他们添了”,甚至表示给个真珠人也不能换她。
这种主仆情深的关系有着多方面的原因。对于鸳鸯来说,贾母是她在贾府的依靠,贾母的地位和权势能为她提供相对安稳的生活环境。而且,贾母对她的信任和重用,让她有机会施展自己的才能,实现自身价值。从贾母的角度看,鸳鸯聪明能干、心地善良,能把她的生活打理得井井有条,让她省心。鸳鸯的忠诚和细心,也让贾母感受到了温暖和关怀,两人在长期的相处中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这种关系对鸳鸯的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方面,她凭借与贾母的亲密关系,在贾府拥有了较高的地位,成为众人敬重的对象。即使是王夫人和凤姐,也不敢轻易得罪她。另一方面,这种关系也给她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和束缚。她的命运与贾母紧紧相连,一旦贾母离世,她可能会失去庇护,面临艰难的处境。例如,贾赦想纳她为妾,就是因为看中了她在贾母身边的地位和掌管的私产。但总体而言,与贾母的主仆情深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她在贾府的生活,也让她的人生有了别样的色彩。
2.与其他丫鬟的关系
(6)与平儿、袭人
鸳鸯与平儿、袭人同为贾府中地位较高的丫鬟,她们在日常交往中关系融洽,情感交流也颇为密切。平儿是王熙凤的得力助手,袭人是贾宝玉身边的首席丫鬟,她们与鸳鸯身份相近,彼此惺惺相惜。平日里,她们会在一起聊天打趣,分享生活中的琐事。在一些重要场合,也能相互支持、配合。例如,在处理府中的事务时,她们会互通消息,共同应对各种问题。
她们之间的关系特点在于相互尊重和理解。平儿深知鸳鸯在贾母心中的地位,对她十分敬重;鸳鸯也欣赏平儿的聪明伶俐和处事能力,对她多有照顾。袭人温柔善良,与鸳鸯相处时真诚相待,鸳鸯也能感受到她的善意,两人建立了深厚的友谊。这种关系基于彼此的信任和欣赏,没有明显的利益冲突,是一种纯粹的情感交流。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