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外的小推车上堆着一块块切糕,切糕上镶嵌着丰富多样的食材,叫的出口的有葡萄干、核桃仁,还有许多叫不出名字的,阳光下泛着油亮的光泽。
香甜的糕一下子就引诱住了某个奶团子,奶团子眼睛睁得溜圆,“哥哥,糕糕。”
孙悟空对着门外的少年郎道:“卖糕的小哥,来些糕。”
趁着少年郎低头切糕的功夫,不经意地问道:“小哥,你们这里四季不分,如此炎热,你这做糕的食材是哪里来的啊?”
少年一边装糕一边回:“我们这里有位女神仙,百姓们都叫她铁扇公主,她有柄芭蕉扇,扇一下能够熄灭火焰,扇两下起风,三下落雨,我们向她供奉,她为我们降雨。”
接过糕,孙悟空给了少年郎一粒碎金子,抱着怀里咽口水的小馋猫走进了屋里。
将糕摊在桌上,招呼众人,“都尝尝,新鲜的糕。”
老人家摆摆手,“我家的茶饭还没有奉上,怎么好意思吃你们的糕。”
唐玄奘看见奶团子眼里里的渴望,哑然失笑,伸手捏起一块放到了小孩儿的面前,“小宝,吃糕糕。”
奶团子看看面前的糕,露出一个灿烂的笑容,伸出小胖手接过糕,仰起白白嫩嫩的小胖脸,软乎乎道:“谢谢西胡,西胡也吃。”
胖乎乎的小手捏着一块铺满各色坚果和各类果干的糕,抬起头,眼珠子不断转动,看见众人都拿了糕点,连一直推辞的老人家手里都被放了一块,才开心地抱着糕往嘴里送。
火焰山的糕不仅看上去与众不同,口感也尤其独特,入口时,首先感受到的是外层糖稀的香甜软糯,紧接着,咬到坚果和果干,香脆的口感与软糯的糖稀相互交织,产生出奇妙的味觉碰撞。
奶团子叫这一口糕迷住了,吃得脚丫子晃晃悠悠,脸上是说不出的满足,白嫩嫩的脸颊微微鼓起,大眼睛微弯。
“哥哥,吃糕糕,甜甜。”
说着,捏着糕点的小胖爪努力举高,圆滚滚一团靠坐在孙悟空怀里,小身子歪七扭八,努力伸直的小手将将停在了孙悟空的下巴处。
孙悟空微微低头,一口咬住了小团子送上来的糕,甜蜜蜜的,“谢谢小宝,真好吃。”
堂上几个人一齐喝茶吃糕,孙悟空伸出手搂紧怀里歪歪斜斜的一只,“老施主,适才听闻了一些铁扇公主的事情,不知施主可愿意同我们细说。”
老人家喝了一口茶,缓缓说道:“想来门口卖糕的小哥已经向你们大致说了一遍,我就补充些细节吧,这里四季炎热,耕作不易,故而十年拜求一度云雨,备下四只猪和羊,鸡、鹅,瓜果美酒,花红表里,沐浴焚香,虔诚地祈求铁扇公主出山,为我们呼风唤雨。”
“老施主,不知这铁扇公主住在哪座山上,我们好去求她助我们离开火焰山。”唐玄奘紧跟着问道。
“西南方向的翠云山上有一个山洞,名唤芭蕉洞,我们每次往返都要一个月,差不多要走一千四五百里。你们若是要去,且准备些干粮,路上没有人家,多有虎狼,需得小心些。”老人家叮嘱道。
孙悟空听了默默点头,和猪八戒对上了视线,“师傅,我们出去一会儿。”
唐玄奘也不阻拦,点点头,提醒道:“小心些。”
两个人离开村屋,驾云来到了翠云山,正在寻找老者口中的芭蕉洞,忽然听见了砍柴声,叮叮当当,好不热闹。
猪八戒跳下云头,走上前问道:“樵夫大哥,请问这里有没有一个芭蕉洞,里面住着一位铁扇公主?”
樵夫手里斧头,转过身来,“这里虽然有一个芭蕉洞,里面也住着铁扇公主,只是不知道是不是你们要找的哪位。”
“火焰山的人说,铁扇公主有一柄芭蕉扇,能够熄灭火焰。”
“是极是极,那位铁扇公主又名罗刹女,是牛魔王的妻子,有一件能够熄灭火焰的宝贝,正是叫做芭蕉扇,她就住在这条小路向东五里地的洞中。”
猪八戒高兴地笑道:“多谢,多谢,我们要找的就是她了。”
三个人驾云径直飞到了芭蕉洞,风光秀丽,郁郁葱葱一片,一大片花海铺在洞门外,几树乔松遮天蔽日,石头上攀着条条藤蔓。
孙悟空抱着怀里还在啃糕的奶团子走上前,叫道:“嫂嫂,小弟有事求见。”
“嗡~”
石门缓缓打开,洞门打开了,里面走出来一个手中提花篮,肩上扛着小锄头的女郎,女郎面色郁郁,有些不高兴。
“你是谁,来我们洞门口叫甚?”
孙悟空抱着奶团子微微点头,“小姐,劳你转告铁扇公主一声,她的小叔子来求见,请她借我芭蕉扇一用。”
女郎摇摇头,“你来晚了,我家夫人不在家,前几月已经出门去了钻头山,陪小大王去了。”
“多谢告知。”
说罢,跳上云头飞向远方,提篮的女郎拧着眉头,慢悠悠地扛着小锄头走向洞后的菜地。
钻头山,经过几年的修养,已是改头换面,当年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的一众山神土地已经面色红润,恢复了精气神,山上的树木郁郁葱葱,挂着各色秋日果子,红红黄黄一片。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