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皇宫,孤岛一刻也未停歇,立刻召集了朝中负责工程事务的官员以及几位资深的工匠大师,商议改进炼铁炉与寻找铜矿石的具体事宜。
在宫殿那宽敞而庄严的议事厅内,孤岛目光扫过众人,高声说道:“诸位,朕欲制造蒸汽机,这需要高质量的金属材料,铁和铜尤为关键。如今我们的冶铁技术急需改进,朕命你们即刻着手,在全国范围内召集最优秀的铁匠,共同研究改进炼铁炉的设计。同时,派遣人手,四处寻找铜矿石,务必尽快掌握铜的冶炼和加工技术。这蒸汽机一旦制成,将改变我拜占庭的命运,诸位务必全力以赴。”
一位官员面露难色,犹豫了一下,上前说道:“陛下,改进炼铁炉需要大量的资金和人力,建造新的炼铁炉、采购新的材料、聘请更多的工匠,这都需要巨额开销。且寻找铜矿石也并非易事,这可能会影响到其他工程的进度。”
孤岛微微皱眉,严肃地说:“此事关乎拜占庭的未来,优先度高于一切。资金方面,朕会从国库中拨款,不够的话,再想其他办法筹集。人力朕也会调配,从其他工程中抽调一部分人手。你们只需专注于技术突破,若有阻碍,及时向朕汇报。任何困难,朕与你们一同克服。”
一位工匠大师站出来,他身材精瘦,眼神中透着智慧,说道:“陛下,改进炼铁炉的设计,我们可借鉴一些古老的典籍,据说先辈们在冶铁方面也曾有过精妙的技艺,或许能从中找到灵感。另外,在寻找铜矿石方面,可发动民间力量,给予提供线索者一定的奖励,百姓们生活在各地,说不定能发现一些我们未曾注意到的矿脉。”
孤岛赞许地点点头,眼中闪过一丝欣慰:“此计甚好。即刻安排人查阅典籍,无论是皇宫藏书阁,还是修道院的图书馆,都要找遍。同时张贴告示,鼓励民众提供铜矿石线索,奖励从优。此事刻不容缓,务必尽快落实。”
经过一番紧锣密鼓的筹备,全国各地的铁匠纷纷响应号召,他们背着简单的行囊,带着自己最趁手的工具,从四面八方齐聚君士坦丁堡。
在一处宽敞的工坊内,工坊的屋顶高大开阔,阳光透过几扇简陋的窗户洒在地上,形成一片片明亮的光斑。
众多铁匠围坐在一起,中间的桌子上摆放着简陋的炼铁炉模型和各种工具,他们热烈地讨论着炼铁炉的改进方案。
一位来自偏远小镇的铁匠站起身,他身材高大,声音洪亮,说道:“我在家乡时,尝试过在炼铁炉底部铺设一层特殊的石头,那石头质地紧密,能让热量更好地反射,不过效果不太明显,可能是石头选得不好,或者铺设的方式不对。”
另一位经验丰富的铁匠坐在椅子上,微微摇头,反驳道:“那石头虽能反射热量,但容易吸收水分,要是受潮了,在高温下容易炸裂,影响炉子的稳定性,不可取。我觉得可以改进炉子的烟囱设计,现在这烟囱太直,废气排放不够顺畅,要是把它设计得弯曲些,或许能让废气排出时带动更多空气进入炉膛,提高炉温。”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各抒己见,争论不休。这时,一位年轻的铁匠突然灵机一动,他猛地站起身,眼睛发亮,说道:“师傅们,咱们能不能把风箱和烟囱结合起来设计?风箱鼓风时,利用烟囱排出的热气预热空气,这样既能提高通风量,又能节省燃料。而且还能让进入炉膛的空气温度更高,有助于提高炉温。”
此言一出,众人先是一愣,随后眼前一亮。一时间,工坊内讨论的声音更热烈了,大家纷纷就这个想法展开深入探讨。
经过几天几夜的反复试验,他们不断调整风箱与烟囱的连接方式、尺寸比例,以及炉膛内部的结构,终于设计出了一种改良版的炼铁炉。
新的炼铁炉通过优化通风系统,让空气能更高效地进入炉膛;重新设计的炉膛结构,使热量更加集中;采用特殊的隔热材料,减少了热量的散失。
当新炼铁炉第一次点火运行时,炉温显着提高,炼出的铁杂质明显减少,质量大幅提升,铁匠们围在炉子旁,欢呼雀跃。
在寻找铜矿石方面,民间的力量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位农民在山中劳作时,偶然发现了一处岩石的颜色与周围不同,质地也有些异样。
他想起之前官府张贴的告示,心中一动,便按照告示上的指引,长途跋涉来到官府报告。
经过专业人员的鉴定,此处矿脉蕴含丰富的铜矿石。
孤岛得知消息后,龙颜大悦,立刻安排人手进行开采。
他还特意邀请了精通铜冶炼的工匠,从遥远的东方赶来,传授先进的冶炼技术。
在矿山旁临时搭建的冶炼工坊内,东方工匠耐心地向本地工匠们讲解着铜矿石的挑选、冶炼温度的控制、提纯的方法等,本地工匠们则虚心学习,很快便掌握了先进的铜冶炼技术。
与此同时,孤岛还鼓励工匠们发明和改进机械加工工具。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