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远表情一滞,一脸无语道:“感情还是没想起来呀!”。
在接下来的几天中,戈辉开始写《军事训练大纲》,他先去拔了几只鹅毛,然后自制了一个鹅毛笔。用小刀削成钢笔尖的形状,再把笔尖切开,这样一个鹅毛笔就做成了。蘸着墨汁开始写训练大纲。戈辉对繁体字并不陌生,他在后世二十一世纪生活的时候,经常看从台湾或香港买回来的书,渐渐地也就会写了很多繁体字。与香港或台湾人做生意的时候,繁体字的合同他经常看,所以他也刻意的学习了很多繁体字,现在派上用场了。看来多学东西是没有错的。
戈辉的军官宿舍分内间和外间,内间是卧室,估计有40平米吧,里面家具一应俱全。外间是办公室,面积60平,桌子和靠背椅样样不缺。条件虽然简陋了点,但在大山里已经不错了,甚至比预期的还要好。不光戈辉这样认为,基地里的所有人都这样认为。等到了明年春天再盖房子,到时候会更好。
这几天戈辉一直在自己的宿舍里写训练大纲,他直接把后世解放军的训练大纲照搬过来。当然,也要根据目前的实际条件和士兵的文化素质,有所改动,有些难度要降低,有些方面要加强,以弥补士兵文化素质低的不足。
等戈辉编写完成后,就找来宁远他们,把这个大纲每人抄写一份,还让那八个种子军官也都来抄写一份。这个大纲分初级中级高级三部分,每一部分又分成三个阶段,每一阶段训练结束,都有相应的考试。
看完了戈辉的训练大纲,其他人都佩服得五体投地,这些训练方法,以前在天津武备学堂都没有学习过。戈辉是怎么想出来的,除了能用被雷劈出来的解释之外,没别的解释。但不管怎么说,这个训练方法,非常科学,循序渐进,士兵的进步速度会很快。
还有,戈辉是怎么把字写的这么细的,大家很不理解,所以,在他们抄写之前,戈辉还得教他们如何做鹅毛笔,只有这样才能写出戈辉写的那样细的字来,即省墨汁,又省纸,只是苦了基地买来的那些大白鹅了。看来以后要多买一些钢笔,或者制作一些铜制的蘸水笔。
戈辉把《军事训练大纲》写完后,又写了《基地人员日常行为准则和处罚条例》和《禁卫军军法》以及《基地安全保卫条例》,这三个规矩对于五百多人的基地来说非常重要,如果没有这三个规矩的约束,一旦出了什么事情,就没有一个合适的公正的处理办法。所以,这个也要求宁远他们在抄《军事训练大纲》的时候,也把另外三个也抄一遍,并且还要带着所有人学习一遍。让所有人都明白,这三个规矩适用于所有人,任何人犯了规矩上不允许的错误 ,都要按规矩进行处罚。
另外,戈辉还编写了《禁卫军军人内务条例》和《禁卫军军人纪律准则》,这两个是专门为禁卫军每一个名军人立的。
这几天中,食堂和随营军校都已经装修完毕了。特别是随营军校,这里是禁卫军未来军官的摇篮。所以戈辉看的很仔细。所谓的军校就是一个巨大的教室。一端墙上挂着一个黑板,两寸厚,四尺高,十二尺长。这完全是木匠师傅按照戈辉的要求制作的,这样的黑板食堂里也有一个,那个是为给士兵扫盲用的。教室里共摆了四列一百套桌椅。每列二十五套,每套坐两个人,整个教室可以坐下两百人。每套桌子两寸厚,十五寸宽,四尺长。每两排中间都有一个三尺宽的过道,靠两边的桌子,两边也都留出了三尺宽的过道。这个大教室相当的宽敞。戈辉对这个教室非常的满意,之前戈辉就强调,这个教室非常重要,所以一定要高标准建造,所以木匠师傅和泥瓦匠师傅在建这个的时候,特别的用心。
食堂也建好了,里面能同时容纳五百人 一起吃饭,食堂一边的墙上也挂着一个和随营军校教室一样的黑板,这个黑板将用于教小孩子读书和给大人扫盲。
现在全基地的人每天都在食堂里吃饭,伙食虽然非常一般,但大家都觉得很满足。特别是那些无家可归的人,他们从来没有过过这样安生的日子,吃饭睡觉都这么踏实,生活有了希望,让他们很满足。
经过近一个月的建设,基地越来越像个基地的样子了。主要路面都用石头铺地,即使夏天下雨也不会泥泞。在建设过程中,刻意保留下来的树木都用石头围起来。等下雪了就把雪堆在树下。
往镇妖峰半山腰去的路也用石头修成台阶。两旁有树,并绑上了围栏。半山腰上的空地,来年计划也盖上房子,还有通往山顶的路明年开春后也要修一下。
由于建了大量的房子,镇妖峰脚下的乱石几乎没有了,全用到房子上了。经过平整后,基地这里彻底成了平地了。等所有的房子盖完后,基地将会变得更漂亮。
在离基地不远的地方,有一处面积巨大的洼地,估计有三千来亩地,相当的平整,那里明年可以用来种地,这样基地的粮食也从某种程度上解决了一部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