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善。清云来了吗?”
“启禀父皇。儿臣进来时候,他已经到了。正在外间候着。要宣他觐见吗?”
“让他再等一会。我先问你一个问题。你怎么看他?”
“他是个忠臣。聪明,勇敢。。。”李为善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开口就说他的忠臣,而没有说他是自己的朋友。
“不用说下去了。他是个忠臣。你说到了重点。”天尊打断了李为善的话,继续问,“那你准备怎么待他?”
“有功就赏,有过。。。”
“你觉得他会谋反吗?”李太宗又一次打断了他的话。
“儿臣绝不信他会谋反。他和儿臣自幼认识,儿子愿意以身家性命担保,他绝不会谋反。他对父皇忠心可鉴。他。。。”李为善被天尊的话吓得一身冷汗,以为是庄清云得罪了什么人,被告了谋反,拼命向他解释。
“这次赈灾他出的钱最多,却将功劳让给了怀清和你。这叫厚德。他被梁逸爱和怀阳三番四次欺凌,却坚持救下聪辩和尚,不肯滥杀无辜。这叫宽仁。这样的人,又不会谋反,即便将来犯了什么错,有了什么过失,你应该选择原谅和信任。这种信任和原谅,会比你和他之间的友情更有价值。”
“儿臣和他是生死羁绊,甚至性命都是他救过的。他和儿臣比自家兄弟都亲。父皇放心,他绝不会谋逆。儿子也绝不会亏待他的。”李为善并不十分理解天尊的意思,只是一个劲的说好话打包票。
“那你想过,将来怎么用他吗?”
“他善军事,又是卫公的传人,得一干老将的爱戴。父皇也说过,他有奇才。将来可以统帅三军。至于政务嘛,京兆府在他治理下,一直安定。以后若有机会,可以。。。”
“不可以把他调入政事堂。你忘记了我曾经和你说过的话。。。唉。。。宣庄清云入殿。”
“臣庄清云参见陛下天尊。天子殿下。”庄清云刚一进殿,看到消瘦气虚的李太宗,心中哀叹,眼里也是流连。
“清云啊,今天叫你来,朕是想求你一件事。”
“陛下!臣万死。臣不敢当这求字。陛下请说,臣必鞠躬尽瘁。”庄清云刚落座,就被他开口第一句话吓得五体投地,又拜了下去。
“为善,你坐到清云旁边去。代朕把他扶起来。”看庄清云在李为善刚到身旁时候,自觉起身却依旧两眼垂地不敢直视自己,天尊微微笑着继续说,“朕今天正式把李为善托付给你。希望你把他当作哥哥一样爱戴,当作弟弟一样保护。这,就是朕求你的事。”
“臣不敢当。竭心尽力辅佐天子乃臣的本份。而且陛下千秋鼎盛,只是现在偶染病疾,只要将养生息,必然。。。”庄清云依稀听出一丝托孤的味道来,嘴上没停,心中生出一股浓浓的忧伤。
“朕知道自己的时间不多了。你就不用再劝了。”今天的李太宗总是打断他人说话。
“而且你没有理解朕的意思。朕说的是把李为善托付给你。朕要的不仅仅是一个对弘孝天子尽忠的臣子,更是一个爱戴李为善,保护李为善的兄弟。他将来做错了事,你帮我骂他。他将来信错了人,你帮我匡正他。他将来受人欺负了,你要帮我保护他。这就是朕,作为他的父亲,求你的事。”
“臣,臣,臣。。。”庄清云被李太宗的肺腑之言说得热泪盈眶,一个头磕在地上,浑身颤抖说不出话来。
“为善,还不先拜谢你的兄弟。扶他起来?”
李为善本来就极其感性,和他感情又极深,被父皇天尊如此一说,也分不清庄清云浑身颤抖泪如雨下,是感激还是惶恐。退了半步,让出个身位,当真对他拜了下去,“清云。你我本来就情如兄弟。今天父皇在上,你若受父皇诏命,就受我一拜。”
庄清云一边哭着说不可,就要上去拦他,看他已经拜了下来,又退回去匍匐在地,大声喊着,“臣必粉身碎骨报效陛下,辅佐天子,万死不辞!万死不辞!”
“为善。你先扶清云起来,听我说完。咳咳,让我说完吧。”
即便李为善来扶他,还有心要推辞一番,听天尊两声咳嗽,庄清云再也不敢扭捏,赶紧恭恭敬敬地坐直了身子,垂目听训。
“为善,在你有生之年,都不要动清云京畿道总管的职位,更不要让他进政事堂。你懂吗?”
“儿臣遵旨。”
“陛下。臣明白。臣本来也不是治国理政之才,臣一心一意扶保弘孝天子。守住京畿道就是护住了天尊和天子的家门。”庄清云听出李为善只是顺口答应,未必真理解李太宗的本意,赶紧应承下来。
“朕自然也不会亏待你。卫公对你灭高沟的战略评价极高,朕和为善也十分欣赏。朕老了,是看不到那一天了。这事就交给你主持。希望为善能了了朕的心愿,剪除这个国之大患吧。”一边说他一边取出笔墨开始写字。李为善此时正好看到天尊桌上的计时砂漏尽,轻轻地提醒了一句,“父皇,该用药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