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柳明虽然没能高中进士,但因为文采出众,被推荐到翰林院参与修书工作。
晚年时,他写了一本书籍,专门探讨如何在保持本心的同时写出符合时宜的文章,成为后来很多科举学子的必读之作。
李浮生在笔记中这样写道:"柳明这个人本性刚直,但最终学会了变通。”
“这说明人的命运并非完全由天注定,自己的选择和改变同样重要。”
“有时候,只需要稍微调整一下表达方式,就能让金子发出它应有的光芒。"
李浮生坐在窗前,望着院中那棵历经风雨却依然挺立的老松,手中的茶已经凉了。
他回想着柳明的故事,心中渐渐浮现出一番感悟。
"自傲啊......"他轻声自语,"就像一层透明的薄纱,人人都披着,却很少有人能意识到它的存在。"
他提起笔,在随身携带的笔记本上缓缓写道:
"自傲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影子,它藏在我们的才华背后,躲在我们的成就旁边。”
“当我们有所长时,它就会悄悄告诉我们:'你已经足够好了,不需要改变。'"
李浮生停顿了一下,想起柳明最初那副愤世嫉俗的模样,又继续写道:
"这份自傲最危险之处,在于它会蒙蔽我们的双眼。”
“让我们只看得见自己的长处,却看不见改进的空间;只听得进赞美之词,却听不进逆耳忠言;只执着于自己的方式,却拒绝尝试新的可能。"
窗外一阵风吹过,树叶沙沙作响,仿佛在应和他的思考。
李浮生蘸了蘸墨水,笔锋一转:
"要想更进一步,就需要:
其一,像柳明那样,保持对自身才华的清醒认知,却不被其所困;
其二,学会在适当的时候放下身段,像竹子一样,内在坚韧,外在谦和;
其三,保持开放的心态,把每一次批评都当作进步的阶梯,把每一个建议都视为成长的养分。"
他放下笔,端起凉透的茶抿了一口,又补充道:
“真正的强者,不是永远不犯错的人,而是敢于承认不足、勇于改变的人。”
“就像江河奔流,遇到高山知道绕行,遇到深谷懂得积蓄力量,最终才能汇入大海。"
合上笔记本,李浮生长舒一口气。
他忽然意识到,这番感悟不仅适用于柳明,也同样适用于他自己。
即便活了这么多年,他依然需要时刻警惕内心那份不易察觉的自傲。
"毕竟,"他自言自语道,"成长的路上,最大的敌人从来不是别人,而是那个固步自封的自己。"
喜欢长于世,生于间请大家收藏:(www.2yq.org)长于世,生于间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