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早,三人组带着干粮和枪出了门。
来到河边的小码头,解开缆绳上后三人上船,然后孔林聪撑船离开了岸边。
两条船桨左右被杨骏拿着,一点点的划动,四米长的小船朝着下游漂去。
借着刚刚升起的朝阳,可以看见江里游弋的鱼群。
本着有枣没枣打三杆的原则,范建军在杨骏同意后,站起来张弓搭箭···
“噗”水面溅起小小的水花,一只三斤长的鱼被射中。
“可以!”杨骏说“继续!”
“今天的午饭靠你了~”
“好嘞,哥你就瞧好吧!”这段时间他天天坐在墙头和柴垛子上对着地上的玉米棒子射箭,一练就是一下午,两三米内射的还是很准的。
连着射了六七次,搞上来3条鱼。这时候,太阳的高度已经到了半高,水面上金光闪闪,根本没法看清水下。
范建军只能放下弓箭,坐在船舱里休息。
船在水上悠悠地漂浮着,时间悄然流逝。
一个小时过去了,原本狭窄的河道突然间变得宽阔起来,仿佛被一只无形的大手猛然撑开一般。
短短几分钟内,河道竟拓宽了四五倍之多,达到了一百米左右!
随着视野逐渐开阔,远处的景象也渐渐清晰起来。
在这片荒凉的湿地上,远处的道河公社就像夜里的路灯一样耀眼。
它坐落在那条小河与牡丹江交汇之处的东侧,然而由于河边生长着大片茂密的湿地和芦苇荡,使得公社距离水面显得有些遥远。
"嘿,看样子我们已经快到入江口啦!" 范建军兴奋地喊道,并转头向身旁的杨骏询问道:"哥,等会儿进入江中,咱们得往南边儿走才行呢。"
"哦?为什么要往南边儿走呀?" 杨骏一脸疑惑地反问道。
范建军连忙解释道:"哥,你看这条江是向北流淌的,”
“现在看着水流不急,其实河口往北边是大下坡,那江水就跟发洪水了一样,而且它左右两边都是高高的悬崖峭壁,如果咱们这小船不小心驶到北边去,不说能不能控制了,就是在石头上碰一下,咱们也回不来了!!"
“南边20里地儿,有个柴河火车站,好的人的,可热闹了。”
“那就去那儿!”杨骏借着问“牡丹江市在哪儿?”
“柴河南边儿,我没去过···”
“那行!”杨骏决定道:“咱们就去柴河,看看情况!”
控制着船进入了主航道后,杨骏控制着船向着右边行驶。开车养成的右侧行驶已经成了强迫症。
划船两个小时,早就累了,直接把任务交给了孔林聪。
“别用胳膊,用腰上的力气!”杨骏和他换了个位置,让这货坐到了船头,然后倒着划。
这家伙虽然缺根筋,但是绝对不蠢,看着杨骏花了这么久,照猫画虎的也会了一些。
除了刚开始有点乱,原地打了几个圈圈外,剩下的时间都没问题。
“哎,我又看到鱼了!”范建军对着水里就是一箭。
杨骏看着绑在船舷上的鱼线被拉直,连忙用一根木棒缠了上去。
“有点大啊!”杨骏使着力气,把那条鱼拉出水面。
七十公分长的花鲢,大概30斤的样子。
范建军用的是一把40磅的软弓,而且箭特别细,所以这条鱼才能挣扎。
要是赶上杨骏用的七十磅双面反曲弓,早就翻肚子了。
把鱼拉到船跟前,杨骏拿着一根无聊的时候削的棒球棍就打了上去。
一棒子就给敲晕,然后拉进船舱里。
“三十斤,今天算是没白来。”
突然之间,一阵轻柔的微风从南边徐徐吹拂而来,那艘原本平稳行驶的船只受到这股风力的影响,速度不但减缓了一些,反而还在后退。
“卧槽,卧槽!”杨骏紧张的喊道“麻烦了!”
“怕啥!”孔林聪大喝一声,这位仿佛拥有无穷力量的“人体发动机”开始发挥他惊人的作用。
只见他肌肉紧绷、奋力划桨,每一次的动作都充满了力量和节奏感,每一次划桨,都能让船只向前冲上一两米的距离、。
船只虽然受到风阻,但前进的步伐并未受到太大的干扰。
相反地,由于这阵微风的轻抚,倒是给船上的杨骏和范建军带来了一丝难得的凉爽与舒适之感。
放眼望向江边,视野之中可以看到一个个大小不一的村落错落有致地点缀在岸边。
杨骏举起十倍望远镜,在他的视野中那些勤劳朴实的农民们在地里卖力的工作着。
杨骏看的很清楚,他们拉工具的居然是拖拉机。
要是在关内或者西南,有些县城都不一定有一辆。
要不说东北是共和国长子呢。
江边的一处浅滩处,几个妇女在一起洗衣服。
她们说说笑笑,也不知道是在说东家媳妇偷人还是西家公爹爬灰···反正都是些村口情报站的内容。
看着从下游上来的船,几个女人纷纷感到好奇。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