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哥,你啥时候养了只狗啊?”
河边的码头上,范建军奇怪的看着杨骏身边的花狗,问道。
“前天在林子里捡的!”杨骏说“受了伤,在我的地窨子里养伤呢~。”
“我也没想到,这家伙这么快就好了!”
只能说,田园犬的生命力太顽强了。
几千年的自然选择下来,生命力不够的早已经淘汰在历史的长河中。
加上这狗之前就没吃饱过,杨骏给喂的火腿肠和肉干对它来说都是大补之物,两天能走也算是说得过去。
不过现在,也只能说能走,让它打猎是别想了。
今天早上杨骏出门,这狗死活要跟着,赶也赶不走。
很明显,是想保护新主人,让主人知道自己不是白吃饭的。
三个人上了船后,小花狗也跟着上了船。
杨骏没有阻止,反而乐见其成。
打猎捕鱼,狗子本身就是人类的帮手。
“哥,俺们今天去哪儿打鱼?”
“江里!”杨骏说“就去汇合口,往南一里的地方。”
那个地方因为活水冲击带来的食物,会有鱼类聚集。
这一次,杨骏没打算用弓箭射,而是用排钩。
一根木头棍子上,每隔一尺放上一根吊线,一根木棍可以放十几个。
现在,鱼钩上的鱼饵也不是蚯蚓,而是泥鳅。
钓鱼圈流传一句话,“泥鳅党”一出,三天可钓空一座水库。
这句话,在某种鱼类领域,确实一点都不夸大其词。
自然水域里的那些攻击性鱼类,如:翘嘴、鳜鱼、黑鱼、鳡鱼、军鱼等等。它们都属于肉食性鱼类,而如泥鳅、虾米等活饵,对它们就能起到天然的攻击欲望。
杨骏就是利用这个办法,用小泥鳅打窝子,然后进行排钩钓鱼。
泥鳅的来源不用担心,现在正是夏季,有的是小屁孩和大人下田里帮他捉,只需要一点点糖果或者一点鱼就行。
挂泥鳅,把排钩往江里一扔,等着就行。
只要木头上下浮动,那就是有鱼上钩了。
抄网一拉,放进鱼舱里,然后再挂上小泥鳅。
翘嘴、花鲢、黑鱼、桂花鱼····
一个上午,陆陆续续几十条鱼入网。
划着船去了趟柴河,把那些鱼换了两百多块钱。
回来的时候杨骏把船停留在了半道上。
摸了一下水温后,他用水桶打了一桶水淋在身上。
身体被这么一刺激,心脏都加快了几下。
“干嘛啊,哥?”
“下水游两圈!”又给头上浇了两桶水后,杨骏腰上绑着绳子,跳进了水里。
进水的瞬间,久违的熟悉感透过每一个细胞传入脑中。
因为在西北干旱地区长大,杨骏对水有一种莫名的渴望。
小时候就喜欢在水库和池塘里泡着,长大后自己能挣钱了,就更喜欢去游泳馆。
哪怕再穷,每半个月都要去游一次。
几十年下来,不敢说翻江倒海,在江里保命应该是没问题的。
踩着水,杨骏半个身子露在水面上,对两人喊道:
“要打鱼,就必须学会游泳!”
“没听说过渔民不会水的!”
“把船划到岸边,你俩也下来游!不会的就跟我学!”
“今天必须把游泳学会!”
停船的地方是个大拐弯,西面也就是牡丹江的左岸是一片沙地,之前来的时候就发现了。
因为是沙地不是泥滩,所以杨骏选择在这里教他们俩。
把船停在刚刚能淹没脖子的地方,给俩人腰后各自绑了一根一米长,大腿粗的木头作为“跟屁虫”,杨骏直接把两人赶进了水里。
“想会水,先要不怕水!”
“一点点的体验被水淹没头顶的感觉,然后蹲下去!抓一把沙子上来!”
“汪汪!”招财也在岸上对着他们叫,但是杨骏不让它下水,因为身上的伤口还没好。
看着狗子闲不住的样子,杨骏让它去捡柴火。
两人在水里玩了两个小时,杨骏终于让他们上岸。
在岸上,杨骏已经烤了三条鱼作为今天的午餐。
午饭后,又用了两个小时教导两人自由泳和蛙泳。
没想到,这两人蛙泳一学就会了。
“俺们从小就在田里看青蛙,跟青蛙学的~”
妈的!杨骏忘了,这是在城市化没有开始的八十年代,广大的老百姓最常见的泳姿就是农田河道里的青蛙泳姿。
这也是几十年后国内普遍教蛙泳的群众基础和基本国情。
而西方国家,特别是西欧的海权国家因为独特的航海文化,教孩子游泳的时候都是教自由泳。
因为自由泳是短距离爆发最快的泳姿。
如果在船上,你掉进海里必须最快的速度赶上船或者游到岸上,又或者在军舰轮船沉没的时候,必须以最快的速度逃离旋涡的影响范围,不然就等着被旋涡带走吧!
又过了两个小时,杨骏看着两人学的差不多了,立刻安排返程。
不然等天黑了,看不清入河口就麻烦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