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力曼丽已经被民选为少女时代的三大门面,还有部分认为古力曼丽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门面,毕竟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这么闪亮的容貌,是藏不住的。
‘学长你所说的新人编剧是少女时代的队长?不会是来面试演员的吧,可是我最近没有戏拍啊’
带着心中的疑虑李在奎和古力曼丽先是礼貌的问候,在古力曼丽行完礼后就忍不住提出自己的疑问,甚至连咖啡都忘了帮她点。古力曼丽也不在意这个,直接把剧本递到了李在奎的面前,说道:
“李在奎导演,要不你先看看这个剧本,看过之后我们再说聊”
古力曼丽这种直接进入主题的方式反而让李在奎打消了一开始打算敷衍了事的心态,毕竟古力曼丽这种行为表明她对于剧本的确很有信心,结果剧本后没有多余的话,认真地看了起来。
而古力曼丽则是叫来服务员让他把李秀满老师的茶拿出来,因为这个茶室是李秀满先生亲自定的,服务员就没有多想,把李秀满再咖啡厅留下的茶叶拿了出来。富婆古力曼丽并不是没钱买好茶叶,只是她一早就看李秀满取茶叶那小心劲不爽了,这次直接取三倍的量,一次喝个够。后面李秀满来的时候发现自己最珍贵的茶叶直接没了一大块,心疼得直接把古力曼丽列入了黑名单,除非自己在场,不会再帮古力曼丽这位劣徒订茶室了。
另一边李在奎一下子就被剧本吸引了,没办法,除了围绕古典乐而进行的新颖剧情,古力曼丽提供的还是南朝鲜少见的预制作模式剧本(一次性写完),这在新人编剧都不常见。
现在南朝鲜电视剧制作中最典型的剧本模式,尤其在传统三大电视台(KBS、SBS、MBC)中都以实时调整模式(边播边写)为主,编剧在开拍前通常只完成前4-8集的剧本,后续剧本根据播出后的观众反馈、收视率、演员状态等实时调整。剧集拍摄与播出同步进行,通常每周拍摄2集。
当然也不是没有与制作模式出现,例如历史题材类等强调完整性和高投资的电视剧一般都要求编剧提前完成大纲和核心剧情,但细节根据拍摄进度微调,并在预制作的框架内,保留少量修改空间。
但古力曼丽提供的剧本是现实题材的,而且李在奎还发现,古力曼丽提供的剧本十分严谨,可以修改的空间极其少,完全不像是新手编剧能够做到的,甚至李在奎合作的那么多编剧中,能做到这种程度的编剧寥寥无几,心中五味杂陈。
古力曼丽当然了解过南朝鲜的电视剧编剧模式,之所以选择不常见的预录制模式写完全部剧本,是因为实时调整模式虽然扩大了编剧的权限,但是也极大的增加了编剧的压力。古力曼丽根本不想要现场的修改权限,也没那个时间每周都参加电视剧的录制,况且最终剧本都在脑子里了,自己又不是真的有天赋根据需要改剧本的天赋,反而选择华夏常见的全剧本模式更加妥当。
当李在奎在用一个多小时快速翻阅完剧本后,最直接的感叹就是:
“将《命运交响曲》的磅礴与主角的孤独、偏执、天才的陨落交织在一起。每一段乐章都成了角色内心的外化——比如用《月光奏鸣曲》隐喻他破碎的爱情,用《第九交响曲》的‘欢乐颂’反衬他对世界的绝望。这种古典乐解构人性的手法我还第一次看到,
虽然主角像贝多芬一样,在逐渐失去听觉这一点可能有些争议,但是也成功塑造出一个被‘音乐强迫症’和‘职业创伤’撕裂的天才,这种非典型的救世主用偏执的完美主义对抗命运的不公也着实新颖。
这部剧本的精华实在太多了,我得回去慢慢欣赏,gulixi,你实在是出乎我的意料啊。”
李在奎赞叹完直接拿起古力曼丽泡好的茶喝了起来,而自己一开始点的那杯咖啡已经被他推到了一边。
作为东亚儒家文化的势力范围,南朝鲜不但有咖啡文化,在这些文娱的精英阶层也同样有茶文化的痕迹,李在奎的这一举动已经把潜意识中通过言语与动作把自己对剧本的渴望透露出来。
古力曼丽看起来一脸淡定,其实在听到赞美之时已经在脚趾抠地了。什么孤独、偏执、天才的陨落交织在一起,《月光奏鸣曲》隐喻他破碎的爱情,古力曼丽一开始还有心思品味剧本,后面特么就是在赶工,保障抄剧本不遗漏已经是她最后的努力了,李在奎那艺术家气息浓厚的赞美让她一时间都不知道如何接话,只有勤快地给他续上茶水表示尊敬。
李在奎现在完全不把古力曼丽当成什么偶像了,他除了是偶像,还同时是个编剧,这部剧拍出来能不能火他不太清楚,但是他肯定自己写不出这么严谨的剧本,现在的李在奎已经彻底把古力曼丽认为是同等水平,甚至更高水平的‘文化人’,而她续上茶水的动作也被认为是古力曼丽初步确认了合作关系。
只能说,有时候脑补真是一个好东西,李在奎确认了合作关系也不犹豫,直接询问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