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美心简直气不打一处来,又怕老三真的做出什么丢脸的事儿,就和何常胜连夜商量给何家艺定下了结婚日期。
欧阳爸爸虽然穷了一点,但还是非常懂礼数的,特意送来了300块钱给何家艺做彩礼。
但是他们暂时没有婚房,只能租了一个小单间先住着。
就这样,何家艺和欧阳宝总算在一个月内,成功结了婚。
老三结婚后不久,老四何家欢就开始高考了。
如原剧中那样,何家欢考上的学校——财贸学院在蚌埠,和张秋林的大学——合工大分坐两地。
何家欢因此闹心不已,和张秋林直接翻了脸。
不过,何家全家都很高兴,他们家里终于出了一个大学生。
何家丽、何家文、何家艺都给何家欢包了红包,表示庆贺,就连一向和老四不对付的老五——刘小玲也贡献了自己的压岁钱。
姐妹俩感情自此破冰,不再你争我抢。
“老五,你也好好学习一年,到时候也考个大学,这样一来,咱家就两个大学生了,邻居们都得羡慕咱家。”
听到老四何家欢的鼓励,老五刘小玲有些不自信。
“四姐,我没你聪明,也没你学习好,我能考上大学吗?”
老四用肩膀碰了她一下,“谁说你没我聪明了?我们都是一个妈生的,还能差到哪儿去?姐相信你,只要努力一年,肯定可以考上大学的!”
老五好奇地盯着老四的眼镜,“姐,你的眼镜让我戴一下。”
老四连忙摘下眼镜递给老五。
然后老五就发现了在院子里偷偷摸摸的张秋林——“啊,有鬼!”
老四胆子大,连忙拿着鸡毛掸子就冲了出来。
发现居然是发小张秋林。
他是如原剧中那样,来向何家欢求和的,两人解除误会,约定以后经常写信给彼此。
……
老四去了蚌埠上大学,何家又恢复了以往平淡的日子。
何家文两口子的皮草铺子经营的越发兴旺,欧阳宝的小生意也做的开始步上正轨。
很快,老三何家艺就生了一个儿子,八斤多。
何家艺亲自给他取名叫欧阳枫。
何常胜何奶奶他们也都非常高兴老三生了个儿子,他们已经有三个孙子外孙了。
父母何家丽何家文都给老三包了红包,欧阳宝也找了个钟点工,伺候何家艺坐月子,刘美心有空了也经常过来帮忙。
何家艺的待遇比原剧中好了太多。
随着天气的寒冷,欧阳宝收购鸭毛的生意做的越发风生水起。
陈卫国的皮草铺子也越来越挣钱。
这一年,他们两家都变身成了万元户。
……
老五刘小玲在老四的激励下,用心学习了一年,85年的高考中,总算考上了大专。
整个老何家都喜气洋洋,家里连续出了两个大学生,让邻居同事们羡慕不已。
……
时间很快来到1986年1月,老六何家喜又没考上玻璃厂的工作。
她直接考的倒数第二,一个傻子考的倒数第一。
这个结果让何奶奶他们感觉有些好笑,何常胜却为此头疼不已。
“你说说,老四老五轻轻松松考上了大学,老六对学习怎么就是不开窍呢?
“对了,老四不是放寒假了吗?这个假期你好好给你妹妹补补课,争取让她早点考个工作。”
老四得到何常胜的命令,只能当仁不让地辅导老六的功课。
只是老六的榆木脑袋,学习起来真的让人大跌眼镜,老四气哼哼地戳她的脑袋。
“何家喜,你学习的时候能不能把你平时的机灵劲儿拿出来?哪怕只拿出来一半也不至于学成这个烂样子!”
何家喜垂头丧气地看着试卷。
“考个玻璃厂印刷厂的工人而已,怎么还要考这些东西?”
她小眼睛一转,计上心头,抬着大胖脸问何家欢:
“姐,你能不能找个人替我考试?”
老四气得又狠狠地戳了一下她的大脑袋,斩钉截铁地回复:
“不能!你给我好好学习吧!”
扔下生无可恋的何家喜,老四就回自己屋给张秋林写信去了。
……
当何家一家子女人坐在一起糊纸盒,挣外快的时候,邻居大婶走过来告诉她们一个消息——大老汤没了。
大老汤家有遗传疾病,这一世何常胜还活得好好的,大老汤却早早地离世了。
……
春节前,何家文趁着欧阳宝买别墅的机会,自己家也趁机买了临近的一套别墅。
就这样,两家人赶在除夕前搬进了自己的新家。
何家文还特意带上了陈老太太,有她在自己家里坐镇,陈家大哥两口子也不敢闹幺蛾子。
何常胜何奶奶带着一帮女儿女婿,挨家上门吃了热热闹闹的乔迁喜宴。
大姐夫张建国看着二妹夫妇和三妹夫妇容光焕发的样子,忍不住赞赏他们有眼光。
老六忍不住酸了一句——“还不是依靠爸传给的手艺,没有爸的手艺,二姐能有今天的好日子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