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半个小时,窗外突然响起警笛声,由远及近,驶进市局大门。
雷辰看了眼手机:“陆局来消息了,徐铭落网了。这家伙骨头软得很,车上就全撂了,将自己如何参与‘8·15’案踩点、望风、指点的事都交代了。正是他先打电话给吴青峰说是‘有个朋友想拜会你’,才让吴青峰很容易地打开了门。”
李睿的奶茶已经见底,冰块在杯底碰撞出清脆的声响:“今天是9月7日,‘9·1’大案算是告破了。”
“但张俊和米高洋还在逃。”雷辰的目光变得凝重。
“通缉令已经发出。”温柔说道,“真相很快就会水落石出。”
“李睿,你觉得这个张俊,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温柔突然问道。
李睿放下奶茶杯,思索良久,回答道:“我想起一部电影。”
“电影?”温柔诧异地看着他,“什么电影?”
“《新警察故事》,里面有个反派叫‘阿祖’,从小锦衣玉食,接受过高等教育,但却成为了一个抢劫银行,猎杀警察的末路狂徒。”
“你这么说,好像还真有点像这么回事。”
戚薇问道:“现实中,真的存在这样的人吗?要是和教授在就好了,她应该能回答这个问题。”
店外的阳光依然毒辣,但四人心中都燃起了一团火。李睿推开店门,热浪扑面而来。他眯起眼睛,仿佛看见张俊耳后的蜈蚣疤痕在阳光下蠕动。
“走吧,”他回头对同伴们说,“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奶茶店的玻璃门上,“暂停营业”的牌子在风中轻轻摇晃。远处,又一辆警车呼啸而过,卷起路边的落叶,像极了案件卷宗里纷飞的纸页。
凌晨3:15。
投影幕布亮起,米高洋的档案照在蓝光中浮现。
雷辰的激光笔红点钉住照片中那双鹰隼般的眼睛,冷声道:“目标人物米高洋,张俊团伙核心成员,排行‘老三’。此人履历特殊——”
激光束扫过俄文档案扫描件,“曾在俄国米格航空器集团担任军机检修员,精通机械构造和爆破技术。15年回国创办‘天鹰航模俱乐部’。”
幕布切换至银行监控截图,戴着鸭舌帽的模糊身影正调试一架微型无人机。
“友谊大厦劫案中,正是他操控加装热成像的无人机突破安保系统。之后,萧丞梁求饶退出,杜海涛升任‘二把手’。”雷辰继续说道,“而后,米高扬自命‘米总师’,因其阴险狡诈,城府极深,又善于动脑筋,实际上成了张俊的‘军师’。”
李睿翻开案情报告,说道:“根据目前掌握的线索来看,张俊手下的这个犯罪团伙,极有可能就是戕害过数十名女性的犯罪组织‘红花会’。而且,这个组织已从性犯罪,演变为了持枪暴力犯罪,罪行不断升级,危害性极大!”
韩俊山指节叩了叩桌面,不锈钢保温杯震起细微涟漪,“立即对米高扬家进行彻底搜查!”
……
深夜11时30分。哈市暴雨倾盆,警车从机场开出,直奔米家而去,红蓝顶灯在雨幕中晕染成血色光斑。
“米家在哈市算得上有头有脸的人物,为了避免造成负面影响,我们的搜查行动特地安排在深夜。”车上,雷辰向韩俊山做着行动前的最后汇报,“12时,我们5个小组同时行动,一组搜查家里,其他小组公开走访周围群众及米家亲友。”
一个小时之后,车队在米家别墅前停下。
雷辰抹了把脸上的雨水,战术靴踩碎水洼里的倒影,“老李,你带二组搜查书房,重点找电子设备。”
李睿蹲在米家书房檀木桌前,镊尖挑起一根银色发丝,“记录,抽屉夹缝发现金属碎屑。”他举起放大镜,冷光下碎屑泛着淡蓝光泽,“航模专用焊锡,和爆炸案残留物成分一致。”
这时,雷辰走了进来,“收获不大,只是找到了米高扬与前妻刘瑜的一些私人物品,还有一堆8月下旬从常市带回家的行李。”
话音刚落,雷辰的耳麦里传来呼叫,“雷队雷队。”
“请讲!”雷辰按住耳麦道。
“刚刚得到一条线索,上午有邻居看见米高扬的岳母赖老太太,在开元酒店订了一桌酒席,据说是女儿刘瑜打了电话回来,要和米高扬一起回家吃饭。但到晚上他们并没回家,说是刘瑜从国外坐飞机回来太累了,身体不好,就住在她哥哥家里了。”
“她哥哥家在哪儿?”雷辰立即振奋起来。
“常春‘冰雪大世界’,刘瑜的哥哥刘捷在那开办了一家冰雪乐园,米高扬和刘瑜就暂住在那里。”
“所有人,迅速赶往常春。”雷辰下令道,“立即向常春市局发出协查请求,请他们支援我们警力,我们一到,立即收网!”
“米高扬既然已经露面,就要造成更大的高压态势,逼得他无处藏身后自己跳出来!”
雷辰的策略是浑水摸鱼——市局支援500余名警力将整个冰雪世界包围,开始拉网式搜捕。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