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着箭矢,看着四周那群一手执盾,一手持矛好似一个钢铁刺猬的宋军方阵,一脸苦笑的看向自己身边的李元昊。
“仲康啊,下次这种瞎子都能看出来的事情就不要再和朕说了。你我君臣还是想想该如何冲出去吧。”观察一下四周的情况,马上的李元昊没好气的瞪了拓跋仲康一眼。
“嘿嘿,一切逃不过汗王法眼。您且稳坐马上,看末将给您杀出一条血路来。”拓跋仲康傻乐着挠了挠头,倒提着那柄六十斤的大刀,抖动着手里的马缰,骏马展开四蹄,高速向前飞奔,像一个炮弹似的就那么直直朝着前方那面刀枪林立的那片宋兵撞了过去。
“轰”
“咔嚓”
天生神力的拓跋仲康凭着巨大惯性仅仅一下就直接把三名持盾的宋兵撞得胸口凹陷,鼻口喷血的倒飞了出去,等到他们从空中落到地上的时候,已经出气多,进气少了。
“机会难得,就是现在。”趁着眼前宋军愣神的功夫,拓跋仲康那粗壮的胳膊朝前一捞,一提,就把一个还在愣神宋兵举了起来,再一猫熊腰,一曲猿臂就把那名宋军像投标枪一样呼啸着给掷了出去。
“啊~~~”
这名倒霉的宋兵在砸倒了三名袍泽的盾牌之后,成功的昏死了过去。而善于把握战机拓跋仲康则是紧随其后,他出刀迅速,快如闪电,劈出了一道道残影,发出呼呼的声响,令人心胆俱寒,宋军阵中无人敢掠其锋芒。
“父帅,这个番将倒是个不可多得的虎将啊。”替父坐镇的刘伯孙在看到骁勇善战的拓跋仲康不由的赞了一句。
“确实是一员虎将,只可惜投错了阵营。即刻变阵,必须要拦住他,不然后患无穷。”惋惜的看了一眼阵中的拓跋仲康,刘平回头再次教导起了自己长子。
“喏,传我将令,变阵为一字长蛇阵。”天资过人的刘伯孙立刻明白了刘平的的意思,当机立断的下达了命令。
“将军有令,变阵为一字长蛇阵。”
将门虎父无犬子,戈壁蛟龙斗长蛇。
阵胆当中一声令下,宋军阵中再次起了变化。刚刚铁刺猬在一瞬间化身成了一条吞吐着猩红信子的巨蟒,在伺机寻找着对猎物下手的时机。
“全军戒备,依令行事,不准妄动。”第一次遇到一字长蛇阵的李元昊警惕的眯起了双眼,在第一时间下达最为保守的命令。
“汗王,这么一直耗下去也不是办法,要不要末将带人去探探虚实?”一错不错看着不远军阵的独孤文礼冲李元昊抱了一拳,脸上带着跃跃欲试之色。
“也好,不过万事小心。”李元昊转念一想,独孤文礼的话也不是没有道理,便同意了他的请求。
“喏。”从后背取下金光闪闪的熟铜双锏,独孤文礼微微朝李元昊一辑,带着一万士兵缓缓向一字长蛇阵的方向走去。
“希望独孤将军能给朕带回来一个好消息吧。”默默望着独孤文礼背影的李元昊在心中暗暗祈祷着。
被李元昊寄予厚望的独孤文礼是否真的能为他带来什么好消息呢?答案当然是没有了。毕竟此阵在当年差点都让魏国的邓艾饮恨当场,又何况是一名不通中原文化,刚刚初出茅庐的番邦小将了。
“独孤将军,我军就只试探了三次,此时发动攻击是否为时尚早?”一名稳重的亲兵试图劝谏着已经摩拳擦掌的独孤文礼。
“不必再说了,本将军主意已定。再有乱我军心者,军法从事。”独孤文礼直接挥手打断了亲兵的劝谏,话中渐渐带上冷意。
“喏。”亲兵拱了拱手,索性不再说话。
“全军听命,直取蛇头,杀。”见军中再无异议,独孤文礼满意的点了点头,在黄骠马上摆开了架势,冲着蛇头的位置就杀了过去。结果嘛,自然是被镇守在蛇尾的王信给打的满头是包了,最后还是那名一开始出言劝谏的亲兵替他挡下了王信致命的一击,他才留得性命抱头鼠窜的逃回了李元昊的身边。
“胜败乃兵家常事,独孤将军不必太过自责了,只是日后也切莫如此轻敌了。”看着半跪在地上灰头土脸的独孤文礼,李元昊没有说什么太重的话,倒不是他转了性子,只不过是如今还尚未脱险,如果将提前让领离心离德就不好了。
“末将定当谨记。”地上的独孤深深朝李元昊行了一礼,起身之后便神情落寞的回到了自己的位置,继续戍卫着李元昊的安全。
“小琼妖将军,仲康,接下来朕就只得辛苦你们一趟了。”安抚了过去打了败仗的小将,李元昊又把目光投向了身边的另外两员将领 。
“末将领命。”二将齐齐单膝跪地,抱了一拳之后,各自取了兵器,点齐人马再次向一字长蛇阵杀去。到了阵前这二人
倒是谨慎小心多了,先是派出游骑观阵,又接连试探了七八次之多,最后才慎之又慎把进攻地点选在了蛇腹。
这次拓跋仲康二人由于足够谨慎,最开始却是与长蛇阵的宋军打的你来我往,平分秋色。只是随着宋军的阵势突然就变成了首尾相连的合围之势,天平就渐渐偏向了宋军,拓跋仲康二人也开始体力不支,左支右绌起来。最后郭遵又带着一彪人马偷偷袭击了他们的背后,两人也只得收拢部下,再次无奈的退了回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