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滨海市警局的休息室里,午后的阳光慵懒地洒在色彩斑斓的沙发上,茶几上堆满了各种零食和刑侦杂志。孙鹏四仰八叉地躺在沙发上,眼睛紧紧盯着手中的游戏机,手指在按键上飞速跳动,嘴里还不时发出兴奋的呼喊:“哇塞,看我这波操作,直接carry全场!”
林宇坐在一旁,正翻阅着一本厚厚的刑侦案例集,听到孙鹏的叫声,忍不住打趣道:“鹏子,你这游戏瘾可真是越来越大了,小心玩物丧志啊。等下真有案子,你可别还沉浸在游戏世界里出不来。”
孙鹏头也不抬,不服气地回怼道:“宇哥,你可别小瞧游戏。玩游戏能锻炼我的反应速度和应变能力,搞不好哪天抓罪犯的时候,这些能力就能派上大用场。再说了,这不是现在没案子嘛,放松放松。”
林薇月坐在对面,优雅地端着一杯咖啡,轻抿一口后,笑着说:“你们俩呀,一见面就斗嘴。不过鹏子,你也稍微注意点形象,这沙发都快被你弄成狗窝了。”
这时,陆沉和韩寒抱着电脑,有说有笑地走进来。陆沉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兴奋地说:“宇哥,薇月姐,我们刚刚开发出一个新的数据分析小程序,专门用来梳理案件线索的,可好用了,以后查案效率肯定能大大提高。”
韩寒在一旁附和道:“是啊,经过我们反复测试,这个程序能快速筛选出关键线索,还能自动生成线索关联图,方便极了。”
林宇放下手中的书,饶有兴趣地说:“真的吗?快给我们详细讲讲。”
就在大家围过来,听陆沉和韩寒讲解程序的时候,陈昭一脸严肃地走进休息室,大声说道:“都别闹了,城郊的钟鸣山庄发生命案,一名钟表收藏家被杀,大家立刻出发。孙鹏,你别玩了,赶紧收拾东西。”
众人瞬间收起笑容,迅速行动起来,纷纷拿上各自的装备,跟着陈昭奔赴案发现场。
暴雨倾盆而下,豆大的雨点砸在车窗上,发出噼里啪啦的声响。孙鹏望着车窗外如注的暴雨,忍不住嘟囔道:“这天气,可真够糟糕的,希望现场线索别被破坏太多。”
林宇拍了拍孙鹏的肩膀,说道:“别担心,我们到了好好勘查,肯定能找到有用的线索。”
当他们赶到钟鸣山庄时,暴雨稍微小了些,但整个山庄依然被笼罩在一片阴沉的氛围中。孙鹏踩着满地积水,第一个冲进案发现场。潮湿的空气里弥漫着机油与铁锈混合的刺鼻气味,让人不禁皱起眉头。
78岁的钟表收藏家程守业倒在波斯地毯上,胸口插着一把精巧的修表镊子,鲜血在地毯上蔓延开来,周围散落着数百个扭曲变形的钟表零件,仿佛一场精密机械的葬礼。
法医迅速上前,戴上手套开始检查尸体。他仔细查看了一番后,推了推眼镜,说道:“死亡时间约两小时前,初步判断是先被钝器击打头部,然后被补刀致死。奇怪的是,现场所有电子设备都被破坏了,但墙上的百年古董挂钟——”他指向停摆的鎏金座钟,时针定格在3点17分,“机械结构完好,却诡异地停在这个时刻。”
孙鹏蹲下身子,仔细观察着周围的情况。在镊子尖沾着的血迹旁,一枚齿轮边缘刻着微型罗马数字“Ⅶ”。他忽然注意到,散落的零件以死者右手为圆心,呈扇形排列,黄铜发条、蓝宝石轴承与游丝摆轮组成某种规律图案。“拿紫外线灯来。”他突然开口。
紫光照亮地面的瞬间,众人倒吸一口冷气。零件阴影在墙上拼出摩斯密码:—?—???—?——??——。
“这到底是什么意思?”孙鹏皱着眉头,自言自语道。
陆沉立刻说道:“先记录下来,带回去让技术科尽快破译。说不定这就是破案的关键线索。”
回到警局后,技术科的同事们立刻对摩斯密码展开破译工作。与此同时,孙鹏和林宇等人对现场收集到的其他线索进行整理和分析。
“宇哥,你说这些零件摆成这样的图案,肯定不是巧合,背后一定有什么深意。”孙鹏一边整理零件,一边说道。
林宇点点头,说:“没错,而且那个停在3点17分的挂钟,也很可疑。这两个线索之间说不定有某种联系。”
这时,助手举着物证袋,里面是沾满血渍的展览计划书,匆匆走过来,说道:“程老筹备的珍稀钟表展览下周开幕,这份计划书中提到,名单上所有人都收到了邀请函。”说着,他又拿出一本泛黄的笔记本,“档案库里,程守业保险柜中的这个笔记本证实了我们的猜想——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近十年因钟表交易结仇的23个人,每个名字旁都标注着具体纠纷。”
“看来我们要从这23个人入手调查了。”林宇说道。
“其中最可疑的是林振国。”助手继续说道,“三年前他花千万拍下的瑞士天文钟被鉴定为赝品,从此与程老势不两立。”
孙鹏盯着照片里林振国的修表工作台,突然想起现场散落的零件中有个罕见的芝麻链传动装置——那是18世纪英国航海钟的核心部件,而林振国正是这类古董钟的修复专家。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