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头儿!”众人齐声应道,随后迅速展开行动。
林宇和孙鹏首先来到第一个失踪儿童所在的学校。他们与学校老师、保安进行了深入交谈,并查看了学校周边的监控录像。在与老师交流过程中,林宇了解到失踪的孩子平时性格开朗,没有与人发生过矛盾。而监控录像显示,孩子在放学走出学校后,独自沿着街道行走,在一个拐角处消失了,之后就再也没有出现在监控画面中。
“宇哥,这孩子好像是被人刻意避开监控带走的。这个拐角处刚好是监控的盲区,看来犯罪分子对这里的监控布局很熟悉。”孙鹏指着监控画面说道。
林宇点点头,说道:“没错,这绝不是巧合。我们再去其他失踪地点看看,说不定能发现一些共同之处。”
与此同时,陆沉和韩寒在技术科对失踪儿童的电子设备进行数据恢复和分析。韩寒一边操作电脑,一边说道:“陆沉,这些孩子的社交账号里没有发现明显与陌生人的异常联系。但我在分析他们的通讯记录时,发现其中两名孩子在失踪前都接到过一个匿名电话,通话时间很短,只有十几秒。”
陆沉眼睛一亮,说道:“这很可疑。我们立刻追踪这个匿名电话的来源,说不定这就是关键线索。”
林薇月则在办公室里查阅大量关于儿童失踪案件的资料,从犯罪心理学角度进行分析。她自言自语道:“专门针对儿童下手,动机可能有很多种,比如贩卖人口、非法收养,或者是犯罪分子心理扭曲,以伤害儿童为乐。但从目前失踪儿童的情况来看,似乎不太像是贩卖人口,因为没有家属接到勒索电话。难道是有人出于某种变态心理,将这些孩子藏匿起来?”
林薇月继续深入思考,她觉得如果是心理变态者作案,可能会留下一些符合其心理特征的线索。于是,她仔细梳理了每个失踪儿童的详细信息,试图从孩子们的生活轨迹、兴趣爱好中找到潜在的联系,看看是否存在某种特定的“选择标准”,符合犯罪分子扭曲的心理偏好。
林宇和孙鹏马不停蹄地赶往其他失踪地点。在公园的调查中,他们发现了一些奇怪的脚印,这些脚印似乎是一种特制鞋子留下的,纹路独特。孙鹏兴奋地说:“宇哥,这脚印说不定就是犯罪分子留下的,你看这纹路,不像是普通鞋子能踩出来的。”
林宇蹲下身子,仔细观察着脚印,说道:“确实很可疑。我们先把脚印拓下来,拿回去让技术科分析,看看能不能找到这种鞋子的来源。这可能是一条重要线索。”
两人继续在公园周边询问,一位晨练的老人告诉他们,在孩子失踪那天早上,他好像看到一个穿着黑色风衣、戴着帽子的人在公园徘徊,行为举止有些鬼鬼祟祟。但是由于距离较远,老人没能看清那人的长相。
林宇和孙鹏对视一眼,林宇问道:“大爷,您还记得那个人大概多高,身材是胖是瘦吗?还有,他当时往哪个方向走了?”
老人回忆了一下,说道:“嗯……那个人身材偏瘦,个子挺高的,大概有一米七五左右吧。我记得他后来往公园后面的小路走了,那条路比较偏僻,平时没什么人走。”
林宇和孙鹏立刻顺着老人指的方向找去。小路两旁杂草丛生,偶尔能看到一些废弃的房屋。他们小心翼翼地前行,仔细观察着周围的一切。就在这时,孙鹏突然喊道:“宇哥,你看这墙上,有一些奇怪的涂鸦。”
林宇走上前,只见墙上画着一些抽象的图案,看起来像是某种符号。这些符号歪歪扭扭,却透着一股说不出的诡异。林宇拿出手机拍照,说道:“把这些符号拍下来,说不定和案子有关。这些涂鸦看起来不像是小孩子画的,很可能是犯罪分子留下的。”
另一边,陆沉和韩寒经过一番艰苦的技术追踪,终于确定了那个匿名电话的来源。韩寒兴奋地说道:“陆沉,查到了!这个匿名电话是通过一个网络电话软件拨打的,注册信息全是假的。不过,我们追踪到这个软件在一个特定IP地址频繁使用,这个IP地址指向滨海市郊外的一个废弃工厂。”
陆沉立刻将这个消息告诉了陈昭。陈昭果断下令:“陆沉、韩寒,继续监控这个IP地址的动态,看看是否还有其他异常活动。林宇、孙鹏,你们立刻赶往那个废弃工厂,注意隐蔽和安全。这个工厂很可能就是犯罪分子的窝点。我马上召集其他队员支援你们。”
林宇和孙鹏迅速驱车前往废弃工厂。当他们到达时,发现工厂周围一片死寂,大门紧闭,窗户上布满了灰尘。两人小心翼翼地绕到工厂后面,发现有一扇窗户没有锁死。林宇轻轻推开窗户,和孙鹏先后翻了进去。
工厂内部阴暗潮湿,弥漫着一股刺鼻的气味。机器设备东倒西歪,地上散落着各种杂物。他们轻声前行,仔细搜索着每一个角落。突然,孙鹏听到一阵隐隐约约的哭声。他拉了拉林宇的衣角,低声说道:“宇哥,你听,好像有孩子的哭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